"9·19"后,当多数投资者以为此轮反弹行情又一次"弹"花一现时,成交已经萎缩的大盘****重燃,并多次攻上2300点,最后高收于2293点结束了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周的交易,股指大涨218点,并再度站在了5周均线上方。由此,红10月已初露端倪
"9·19"****重燃
当9月22日大盘冲高至2269点受挫,大盘逐日回调、成交量萎缩后,多数投资者对行情的延续性开始悲观,但9月24日尾盘股指快速回升,让投资者看到了希望。9月25日的大盘果然没有让市场失望。虽然隔夜美股持续下跌,但大盘稍稍低开即出现快速拉升,上午就快速冲上2300点,最高至2333点。午后虽有小幅回落,但股指比上日还是大涨了80点,并突破了前高点2269点,日成交量放大到866亿元。9月26日大盘出现了整理,但大盘始终在30日均线上方运行。
"9·19"井喷后大盘为何再起波澜?原因在于三大利好正在实实在在的贯彻中。我们注意到,大盘在9月22日冲高受挫后,9月23日就传来中石油控股股东增持6000万股股份的消息;当9月23日大盘继续下跌后,次日又传来汇金公司分别买入工中建三大股各200万股,并有中煤能源等多家公司增持股份的消息。9月25日又传来联通增持5000万股股份的消息。9月26日又有青啤等多家公司公布大股东增持的消息。
短短几个交易日,汇金公司和央企的举动不得不让投资者感到,这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救市。而日前沪深两大交易所发布新修改的有关规定,则表明大股东增持刚刚拉开序幕。
强劲反弹可期
投资者之所以对"9·19"井喷行情心存疑虑,原因在于2002年的"6·24"和今年的"4·24"都成了短命行情。人们没有注意到"9·19"与它们之间的重大区别。一是面的力度不一样。这一次属于由财政部、国资委、汇金公司共同行动的"组合拳"。二是大盘下跌的位置大不相同。前两次分别从最高点下跌35%和51%,后者则是在暴跌了70.6%以后。
其实,历史上与"9·19"最有可比性的则是另外三次,分别是1429点到386点(暴跌72.99%)、1558点到325点(暴跌79.1%),以及2245点到998点(暴跌55.6%)。大暴跌后,其中的第一次和第三次分别涨到1558点和6124点,创了历史新高。第二次则从325点大幅反弹到1052点,然后回落到500多点构筑底部。
所以,即使与第二次暴跌后的走势比,当时大盘从1558点跌到325点,最终反弹到1052点,即跌了1233点后反弹了727点,幅度为59%。按照这一比例,本轮反弹的技术目标位可以到4300点,退一步讲,即使反弹三分之一,也可以到3200多点。由于目前多数投资者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判断能力,很多人只看到2500点,明显是被暴跌跌怕了。
红10月不是梦
回顾近几个月的行情,红5月成了泡影,6月成了暴跌之月,红7月仅仅拉出红十字星,8月、9月更是加速下跌,只是从"9·19"开始,大盘终于出现了止跌的迹象。而近期的走势无疑让投资者对红10月开始出现美好的预期。
虽然"十一"期间,美股及周边市场的动荡会对节后的A股有一定影响,但由于政策利多组合拳的积极作用刚刚展现威力,估计A股很可能走出相对独立的走势。从面看,CPI已经连续4个月回落,9月份的PPI也有望拐头向下。从市场面看,由于央企拉开增持序幕,将会有越来越多权重极大的央企加入增持大军,大盘的下跌空间明显被封杀。我们相信,看到这种情况,小非的减持势头也会有所收敛。
一旦行情向上,仓位几乎处于历史最低位的群体将不得不成为追涨后备军。所以,在经历了近一年的持续下跌后,人们完全有理由期待红10月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