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一周,上证综指从1802.33点快速冲高至2333.28点,短期涨幅达到29.45%,一举扭转了前期大盘持续探底的弱势格局。这让无数投资者在随后的国庆长假中对节后的充满了期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轮暴涨缘于面的拉动,而市场本身的“元气”是否已经恢复还未可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救市政策节前已经开了个好头,但这些政策在节后能否从资金、信心等多个层面修复市场,以及多大程度修复市场仍有待观察。因此,梳理一番节前管理层救市政策的“雷霆出击”以及A股市场的反应,或许能找出节后市场的运行节奏。
政策“组合拳”救市立竿见影
受长假效应等因素影响,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深沪大盘总体维持强势整理的态势,并在活跃地带动下呈现出深强沪弱的运行格局。而从此前大盘走势来看,受到包括交易印花税只向出让方征收、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增持或上市公司股份、汇金公司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这三大重磅利好“组合拳”等在内的一系列积极“救市”举措之后,深沪大盘展开了报复性的反弹行情,其中上证综指从1802.33点快速冲高至2333.28点,短期涨幅达到29.45%,一举扭转了前期大盘持续探底的弱势格局。
广州万隆投资顾问凌学文分析,从日K线形态来看,节前上证综合已经成功突破5日、10日、20日以及30日均线,5日均线快速上行并上穿10日、20日和30日均线形成“金叉”。从周K线来看,上证综指继收出“T”形K线之后,节前一周继续放量冲高收出阳线;月K线也收出带长下影线的小阴线,预示大盘在低位已经获得强力支撑。综合来看,大盘技术形态已经得到明显改观,预计良好的技术形态有利于后市反弹行情的进一步展开。
高层“维稳”措施环环相扣
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国务院总理****近期多次表示,将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加强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保持金融市场稳定,保持资本市场稳定。实际上,为应对全球金融可能持续恶化,管理层的出击较为及时。9月15日至18日,接连发布的一系列重磅利好“组合拳”的闪电亮相,再度体现了政府提升投资者信心、稳定中国股市的坚强决心!
此外,在发布政策的同时,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还表示,国资委一贯强调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要成为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积极力量。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增持其所控股上市公司股份,支持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
不仅如此,为放宽相关股东对上市公司增持股份敏感期的限制,沪深证券交易所也及时地对《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第七条做出修订,根据新修订的指引,上市公司业绩快报或者定期前10日内,相关股东不得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新修订的指引还取消了公司业绩预告公告前10日内不得增持的规定。沪深证交所新修订的指引将进一步鼓励大股东的增持行为。
各方积极响应行情延续有望
此外,凌学文表示,日前证监会已抽调专人成立小组正与紧急磋商,很可能将允许央企和上市公司发债,用于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
截至目前,中国石油、中煤能源、中国联通等大型中央企业纷纷增持其控股公司。据不完全,自证监会8月28日发布“自由增持”新规以来,已有超过40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高管通过二级市场进行增持。随着大股东增持或回购效应的进一步扩散,市场信心也逐步得到恢复。凌学文认为,如果大股东增持现象进一步扩散,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市场供求格局,改善因“大小非”减持而造成的市场资金供求严重失衡的状况。
可以预计的是,随着允许央企和上市公司发债融资用于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推出融资融券试点等后续利好政策预期的逐步落实,大盘从1800点见底反弹以来的新一轮价值回归行情有望得到进一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