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近几个月的走势,红五月成了泡影,6月成了暴跌之月,红七月仅仅拉出阳十字星,8月、9月更是加速下跌,只是从"9·19"开始,大盘终于出现了止跌的迹象。随着"9·19"井喷渐趋平静,不少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是此轮反弹会再次昙花一现。那么10月到底会怎么走,三大因素起着关键作用,一是因素,二是周边金融市场走势,三是上市公司三季报成绩如何。
政策面 利好有望继续
9月市场绝地反击,上证从1800点快速反弹到2300点附近。促使大盘反弹的主要因素是政策面的利好,印花税单边征收、汇金宣布计划增持3大股、国资委鼓励央企增持大大提振了市场的信心。政策利好可谓是市场反弹的导火索,而行情若要继续,有无政策进一步支撑将是关键。那么,10月还有哪些利好有望出台呢?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明方向
十月最为引入关注的事件要数在北京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昨天股的全面拉升,就是市场在预期政策有望趋暖的情况造成的。西南在最新中就预期,"越来越多的将使决策层意识到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存款准备金再下调
西南证券认为,全球经济的衰退和国内经济的下滑,将使全球范围内的高通胀逐渐消失,甚至有可能出现通货紧缩。国内通胀水平已经高位回落,8月CPI为4.9%,处于较低的水平。尽管9、10月 CPI可能略有反弹,但如果当前从紧的货币政策得以坚持,2009年极有可能迎来通货紧缩的局面。因此,未来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数据将使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并极有可能全面下调四大国有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放开信贷规模限制。
国资委进一步支持央企增持
在国资委表态支持央企增持股份前后,中国远洋、中国国航、武钢股份、华侨城、中石油、中国联通等企业都纷纷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了增持。目前我国300多家中央企业所属上市公司占两市上市公司总数的18%。这些企业实力强大,总体经营态势良好,大多身处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和领域,对这些企业进行增持,符合做强做大央企的目标。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国资委有望继续在不同场合表示进一步鼓励支持央企增持股份,可能掀起央企小幅度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浪潮,这将提振二级市场信心。
交易制度有望变革
在一系列的"救市"预期中,市场传言最多的就是交易制度的改革,融券业务的推出以及T+0试点有望大大改善当前市场的单边走势。
事实上,融资融券的传闻已经出现多次,但这一次很有可能实现。据相关媒体称,证监会已要求沪深交易所上报融资融券相关实施方案。业内人士透露,此次上报的方案将会是最后一稿。在此预期下,股本周走势强劲。本周以来,在大盘反弹和融资融券即将推出传闻的影响下,券商股成为大盘领军,整体累计涨幅已经超过30%。
周边 次贷危机正值最高峰
美国次贷危机目前可以说正值高峰,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互惠公司(Washington Mutual Inc.),已于当地时间星期四(25日)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查封、接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最大规模银行。这是继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美林被迫售予美国银行,美国国际集团融资危机后,美国又一大金融机构倒下。
次贷危机对中国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直接投资的损失,这部分相对可控。据美财政部披露的数据称,截至2008年上半年,中国持有的美国投资组合总额为1.06万亿美元。中金公司最近测算出,目前14家上市银行的账面上,与雷曼兄弟债券类似的公司债余额,大约为612.58亿人民币。按雷曼申请破产时市场中流行的亏损确认方式,这14家银行将蒸发183.78亿人民币,对其2008年净利润的平均影响将达到2.7%。另一方面则是金融风暴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美国经济的滑坡,必然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出口以及中国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分析人士认为,次贷危机短期难以结束,仍将成为影响10月的利空因素。
三季报 增长是主流速度已放缓
沪深交易所显示,万向德农将于10月8日披露首份沪市公司三季报,从而拉开三季报披露大幕。根据目前上市公司已发布的三季度业绩预告,上市公司业绩保持增长的公司仍占主导。截至昨日,两市共有584家公司发布了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预计三季度业绩出现增长或者实现扭亏为盈的354家,占60.61%;预计亏损的126家;104家预计业绩下滑。
虽说多数上市公司业绩预喜,但君之创咨询等机构认为,总的形势而言,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已明显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原材料上涨、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增速下滑、出口退税率下降以及自然灾害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制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众多行业也无法转嫁成本压力。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增幅在24.43%左右,中期业绩同比增长在16%左右。再往前追溯,去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幅为97.68%,中期业绩同比增长达到70.29%,三季度增幅为64.18%,而去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增幅则达到49.86%。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三季报将难以成为推动行情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