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的主线无疑是央企增持概念股。但盘口同时显示,上海本地股渐有成为弹升主线的趋势,近期的嘉宝集团、上海三毛等个股更是带量上攻,如此看来,上海本地股或将反复震荡走高,从而带来投资机会。
对于上海本地股来说,分析人士认为逞强的主要原因在于题材预期,比如说世博题材,因为世博会的召开将给部分上海本地股带来土地增值、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等利好预期。再比如说一度盛炒的迪斯尼题材,因为一旦迪斯尼落户上海,那么,将对相关区域的土地价格形成极强的刺激,同时,迪斯尼所带来的人流量也会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积极的业绩增长预期。
但笔者认为,上述的题材只是上海本地股活跃的短线题材催化剂,真正促使上海本地股逞强的动能在于整合预期,一方面是因为上海本地股,尤其是在1999年以前上市的本地股,并不是处在产业发展前沿,已渐渐不符合上海产业的发展趋势,比如说自行车、纺织、冰箱等轻工业品。所以,从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角度来看,此类个股也需要进行产业嫁接,即置换进符合上海发展趋势的主营业务,申达股份、中路股份等均如此。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上海本地股由于历史因素,存在着同业竞争的关系,比如说同一实际控制人的背景下,拥有相同业务的多家上市公司,尤其是体现在商业零售、机电制造等诸多上市公司中,所以,在近年来出现了大规模的产业整合动作。
而产业整合不仅仅可以减少关联交易,增强企业发展的自主能力,而且还可以带来新的业绩增长动能,比如说置换新的主营业务,由于符合产业发展趋势,业绩增长动能相对充沛;再比如说整合后关联交易减少,同业竞争减少,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自然提升。
由于面临着产业转型,从而给上海本地股带来国有资产整合预期。较为典型的就有近期围绕第一食品、上海梅林、光明乳业等食品饮料之间的整合,如此将对相关上市公司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因为既涉及到整合的集团以哪家上市公司为主进行产业整合,也涉及到哪家上市公司或卖壳或吸收合并的问题,如此就必然会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积极的题材预期,这可能也是今年下半年以来上海本地股迅速频频放量的原因之一。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投资者可从两条线索关注投资机会,一是产业整合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比如说上海梅林、光明乳业、上电股份、第一食品等。二是从成交量堆积的量能来看,嘉宝集团、海博股份、上海三毛、长江投资等品种。另外,爱建股份、浦发等金融股也可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