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啃书圈〗 → 我爱你,如此爱你
查看完整版本: 我爱你,如此爱你
2008/4/18 14:34:29

爱一个地方,就是当忆起时,会心情饱满,有微醉的感觉,像仰望幸福。

我爱你,如此爱你

文:鱼缸里的小鱼

  爱这个学校,是我对这个学校最想说的几个字。这是一个怎样的学校我不能一言概括之,我只知道,他是我人生旅程中里的一个印记,不可磨灭,也无法淡忘。他收敛了我的狂躁和不切实际的妄想,他让我变得温柔,变得理性,变得漂亮,变得好学上进,变得懂得感恩。因此,我更愿意把“它”称做“他”,他像兄长,让我在烦躁中安静下来。假使有一天必须离开西安,我想,我会想念这个地方。对西安的想念若有十分,对他的依恋将占到足足八分。

  当然,不能不提到这个美丽的字眼,爱情。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我从懵懂中成长起来的爱情。对西电的感情,和爱情一起成长。和西电最紧密联系的几年,也是我最快乐的几年,有甜蜜的恋爱,也学了很多知识,电脑相关的最多。

  好几年前,一个爱哭爱闹爱发小脾气固执任性思维简单的小女孩带着好奇的目光被哥哥牵着手走入了这个美丽朴素的校园,然后心从此就没有离开过。哥哥是我男朋友,那时侯,我习惯叫他哥哥。有人曾问我,既然是男朋友,为什么又叫哥哥。我调皮地回答,是情哥哥啊。

  不是西电的学生。可是对西电的感情胜过我的学校。说这样的话,真对不起我的母校,毕竟是我的母校。但是,我更愿意坦诚,我爱母校,但我更爱这个学校。我在西电东区西区都上过自习,在阶教听过课,在校影院看过电影,在逸夫图书馆借过书,也在东区西区和清真食堂吃过饭。还有西电出东南门的街道的小店也常去。西电的每一条小路,都曾走过。几年里,除了上课外,大部分时间,包括周末和节假日都是在西电度过。

  西电学生身上有一种很吸引人的东西,包括敏锐的洞察力,活跃的思维,特立独行的个性,广博的知识,开阔的心胸,以及对于学习的持之以恒,对于希望的执著追求的精神。西电毕业出去的学子,很多称之为社会的精英是当之无愧的。这些东西我在另一篇博文里曾经提到过的,我现在依然这样说,并且我要补充的是,我也有一些西电的朋友,在为人处事上,西电学子融合度非常高,非常易于交往。我把这种东西归到气质里。

  气质是一种很可贵的东西,也是一种很模糊的意识形态,懂得欣赏,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就会看出它所焕发出的神奇。而对西电的学子来说,更是一种整体人文环境的渗透。西安的很多高校里,学生浮躁而又傲气十足。而我记得第一次走进西电那天的情景,是傍晚,但是路上人很多,三三两两的。我问哥哥,他们干什么去,哥哥说,上自习。后来,不久之后,我也和哥哥一道,加入了上自习的拥挤队伍。有几次在阶教,开始是上自习,后来就专心听课了,印象最深刻的两次,一次讲的是诗人词人,曹操苏轼等。一次是讲红楼梦。现在想来,觉得自己好过分,自己学校的教室不去,偏要和西电的GGMM们抢座位,本来自习室就紧张,常常是爆满的情况。

  当然,还有很多糗事,现在想来,还是印象深刻。一次去图书馆,我拿哥哥的一卡通,结果被门卫没收上交,害的哥哥辛苦写检查还被罚了款。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那张罚款单至今我还保存着。

  还有一次,在东区花园,有一年夏季里有那么一段时间,有学校特别派来的几个老头子,专门抓谈恋爱的。起初不知道怎么称呼,后来才知道叫他们“特派员”比较合适吧。本来也没事,我和哥哥在石凳上坐着好好地说话。然后看到那边走廊边上一个GG和MM被那几个老头子叫了起来,乖乖地站着回答特派员的问题,哪个专业的,叫什么名字等等。看到那个GG和 MM挨训,我说哥哥咱么走吧,好危险。

  现在想来,哥哥太坏了,总喜欢有挑战性的游戏,不但没听我的话,反到一伸胳膊把我拥在怀里,是专门的。我挣都挣不开,我那点力气。我暗暗叫苦,觉得麻烦大了,果然“特派员”们朝这边走过来了。然后是和刚才那个GGMM一样被教训了一通,要看我们的学生证或者一卡通证件。哥哥问“特派员”们是做什么的,其中一个老头“刷”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大红本本,因为是反着看,至今不知道是什么本本,但看那架势,至少是出自学校办公室里的吧。所以,哥哥也不说话了。老头子们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最近,新校区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来参观,看到你们这样多不好,应该去上自习呀什么的,给学弟学妹们树立榜样……
  一节很深刻的理论课。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再说一件。是和哥哥一起去上一节英语课,那天下午我正好没课。我是陪哥哥一起去的。是大课,因为很多学生互不认识。当时我和哥哥选择坐在第三排,因为哥哥说后面看不清,刚好地三排只有两个人坐。想不到的是,老师指着大屏幕讲了一会后,开始提问了,一大堆英文句子,要大家逐个翻译,老师说,从门口那位开始吧。开始没在意,后来看到形势不妙,因为隔着我的那位开始回答问题了。天,这意味着要轮到我了。是给研究生的课程,我怎么会。刚才听一GG翻译过来的中文句子里,我就听得云里雾里的,有生涩难懂的专业名词术语。还好,背包里带的电子词典,于是掏出来开始查单词了……

  后来,不常去西电了,因为哥哥毕业离开了,我也工作了,我没了经常去的理由,有点遗憾。我希望去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天然的理由。而这个理由没有了。但有时还会去,因为委托西电里一个朋友帮我收信。因为我虽然工作了,但一直是租房住,搬来搬去,没有固定地址,又不愿用单位的信箱。因此,朋友给我的信和杂志,以及一些稿费单都寄到朋友那里。就是朋友的学校信箱,然后我到朋友那里取回来。转眼已经是07年秋天了。离开了西安,辞了西安的工作,远赴他乡,和他相聚,再不分开。有时候想想,他也不是样样都好,毛病也很多,但偏偏爱上了这个混蛋,或许,这是劫数。我们现在一起,很开心,也很幸福。所谓幸福,不过就是,每次轮回,都会和心爱的人一起走到最后。

  没想到,GG毕业离开了,我也工作了,却仍不能割舍和这个校园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是对这个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与其说不想离开,不如说,是离不开。曾经在一篇文章里,我反复提到公交608,后来有不熟悉的网友回帖说是你西电的吧。我当时回复他,说是,我的爱,遍及西电的花花草草。虽然夸张,但是真的太喜欢了。尤其记得,有一年夏天里,东区那边,一串一串地坠满葡萄的走廊上,哥哥爬上去摘葡萄给我吃,我仰着头,看见层层绿叶间隙里的透进来的亮点般并不灼眼的阳光,怀着孩子般幼稚的童真和期盼。现在记得,那些葡萄虽然颗粒很小,但饱满,有点酸,有点甜,味道与外面水果摊上卖的绝对不一样的口味。

  是这样的人,一旦喜欢上什么,就很难再改变。对西电也是这样的情感,用一个比喻,就好像对一个人,从最初的狂躁的喜欢,渐渐转为内心深处的依恋,这种依恋,不懂得张扬,不需要被认可,但是我选择把他放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那是我心底那一份最柔软。

  杜拉斯说:“我总想可以保留一个地方,让我可以独自呆在那里,让我可以在那里爱。不知道爱什么,既不知道爱谁,也不知道怎么爱,爱多久,但要在自己心中保留一个等待的地方,别人永远不会知道。等待爱,也许不知道等谁,但等待的是它,爱。我想对你说,你就是这等待。”不懂得张扬的爱里总是有着最深的依恋,是这样的。这种依恋,即使用语言来表达和解释,也显得微薄而不能尽意。

  曾经有人问我,你怎么确定你爱一个人。我说,我喜欢一个人,我会手心里一阵微微的发痒,展开来,原来细细密密地冒汗了。现在,我希望这样更准确地来回答这个问题:爱一个人,或者爱一个地方,就是当忆起时,会心情饱满,有微醉的感觉,像仰望幸福。

  很爱的地方,也是很怕的一个地方,因为更容易有物是人非的感觉。是个很念旧的人,也是个太过内敛太过低调的女孩,于一路走过来的一些爱和感动总是无法用完整妥贴或者华丽或者张扬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我更愿意对这个美丽的学校深情地说一句:XIDIAN,I LOVE YOU SO.(西电,我爱你,如此爱你。)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