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万隆 万隆网
提要:显示前一阶段大宗交易日均成交笔数仅为今年最高峰时期的两成左右,大小非借道大宗交易减持手中股份的步伐明显放缓。而在国资委消息公布之后,虽然大宗交易市场成交有放大趋势,但从中长期来看,大小非抛售的压力可望渐缓。
一、大非增持力度将大于减持力度
根据8月份显示,有20%大非解禁部分实现了减持,而这部分很可能是一些持有比例超过5%的非大非。由于国资委为首的国资增持行为,在当前阶段可能将逐步唤醒部分大非的增持意愿,相比之下大非的减持力度必然会减缓。
数据显示,9月大小非增持首度超过减持。而虽然10月份大小非解禁规模虽有所提升,但我们发现大部分是大非,在引导和产业价值的吸引下,这部分大股东减持的可能性并不大。
二、可转换制度缓解部分减持压力
9月初,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债券征求意见稿亮相,对舒缓大小非资金压力有一定帮助,从而降低大股东减持的冲击。
实际上从长期利益出发来看待问题的话,在产业价值被低估的现阶段,部分大股东甚至于更愿意通过发行债券而非低价减持的方式来获取更大长远利益。而媒体从交易所方面得到的消息也显示,不少公司对发行可交换债反应积极,纷纷致电咨询,了解试点资格,并希望尝试发行可交换债券,这说明可转换债券实际上还是引发了市场的一定兴趣。
三、紧缩放缓导致资金面有所改善
导致大小非加速出逃和减持的一个主要因素就在于宏观紧缩导致市场资金面偏紧,实业股东需要通过减持的方式来获取现金以支持其产业方面的资金需要。我们万隆证券网认为,如果中央调控政策放缓,外围资金面开始趋于宽松,那么大小非股东通过借贷来获取资金的通道则放宽,通过减持获取资金的需求就不会那么强烈。
中国近期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一年期贷款下调0.27个百分点至7.20%,五年期以上贷款下调0.09个百分点至7.74%,这是2002年2月以来首次下调贷款利率,这已给当前的市场资金面打上一记强心剂。而国家对中小企业、农业、等的财政信贷资金投入,则进一步结构性缓解资金面压力。
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基本面情况,货币政策逐步转缓是可以看得见的了。而发改委官员就在近期表态,应适当下浮中长期贷款利率,加快财税改革,更是给市场以资金面将逐步宽松的预期。
四、潜在的减持存量减少
对于当前来说,压力最大的恰恰是规模不大的小非,大非则反而可能成为活跃市场的主要力量。而从08年8月份以后新增解禁的小非规模就缩减到很小的程度,由于发行限售过期带来的小非解禁部分也会随着新股发行减少而逐步缩水,小非新增的解禁压力实际上在逐步减少并且到一个很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