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weik88
2008/9/24 10:15:09
近两个交易日,沪深两市股指以及、个股分化均明显加剧逐渐向结构性反弹演变
经过前两个交易日的大涨,周二沪深股市终于露出疲态,呈现出冲高回落的态势。从盘面来看,分化特征非常明显:一是沪市与深市的分化。沪市尽管也处在回落中,但幅度明显小于深市。周二,上证仅下跌1.56%,而深成指显著下跌5.45%。其实,这种分化周一就露出端倪。当天,上证指数在上个交易日全线涨停的基础上大涨7.77%,而深成指仅录得4.40%的涨幅。
二是个股、板块分化明显。就代表板块走势的分类指数而言,巨潮大盘指数、中盘指数及小盘指数分别下跌3.86%、5.65%及6.73%,下跌幅度与盘子大小呈反向关系。指数下跌6.47%,进一步验证了这种关系的存在。
之所以出现上述分化走势,原因在于与救市相关的沪市权重股数量多,比重大。汇金公司自主购买的工行、建行、中行都在沪市。相反,深市就没有这样的"脊梁股"。所以,就出现了沪深指数分化的格局。三大救市举措颇有深意,但最有力的是汇金入市与央企的增持及,其所涉及的大体上都是大盘股。因此,大盘股的走势明显要强于中小盘股。
这种分化对后市会产生什么影响?大盘的反弹能走多高?这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从近两天的交易情况看,虽然反弹高度不容易确定,但短期内再度大跌的可能性不大,而维持区间震荡的概率偏高。
分析师认为,周一交投活跃,沪深成交合计超过1600亿元,是前期低迷时期的两倍多,这种巨量换手很可能是场外资金建仓所为。原因在于,9月18日以前,两市大盘震荡下行,场外资金保持观望。9月19日,在三大政策利好刺激下股市全线涨停,场外资金根本无法建仓。而周一指数大幅高开,短暂回调后企稳回升,再次留下巨大的跳高缺口,表明场外资金承接积极,短线抛盘减轻后市场继续盘升。如果拉高建仓的判断成立,其建仓成本就在2200点附近,后期仍有上涨空间。
再从热点表现和资金流向来看,机构资金大举进场争抢权重股、蓝筹股,题材股的表现相对落后。、、煤炭石油板块领涨大势。银行股整体狂飙,周一工行、建行、中行被巨量买单牢牢封死涨停。周二,虽然大盘表现疲惫,但工行、建行走势稳健,盘口显示明显有大资金在吸纳。如此,汇金公司吃进的机会不多,入市护盘仍停留在意念阶段。因此,1802点以来的行情可定性为大盘股行情。也因此,行情将具有较强的延续性,被人戏称为"一日游"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十·一长假临近,而长假期间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将限制投资者的入市积极性,因此短期继续冲高的潜力不大。(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