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综指自去年高点调整以来已经回落了65%左右,很多跌破净资产,AH股价倒挂日增。近期大股东增持和公司股票的行为逐渐增加,反映了市场对当前估值水平的认同。而沪深交易所日前发布的增持新规,以及相关管理部门表态支持央企回购,也引发一阵大股东增持热潮。
我们认为,大小非不会一味地不论估值是否合理都盲目减持,当前解禁和减持对市场的影响更多体现为投资者自己的心理压力。目前所出台的并没有对大小非减持进行强制限制,只是使得大小非减持过程更加合理。因此,投资者应该更多地关注市场基本面因素的变化。
大小非的“角色”
2005年前后,由于担心全流通对市场形成冲击,股权分置改革迟迟无法推进。开始后不久,上证于2005年6月跌破1000点整数关。但是在2006-2007年A股股市出现单边上扬的大牛市中,股权分置改革又被市场看作推动本轮牛市最重要甚至唯一的原因。
其实,大小非减持问题在2007年已经存在,但在市场持续上涨并一次又一次超出投资者预期创出新高之后,整个市场并没有把大小非问题放在眼里。在大盘持续上涨的时候,市场试图用股权分置改革、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PE、PEG等各种方法解释两年时间上涨6倍的中国大牛市。在上涨的过程中,没有人会不合时宜地提出大小非这一用来解释市场下跌的因素而自找麻烦。
今年3月份以后,市场出现了超出预期的下跌以后,投资者才开始对大小非问题加以重视,并逐渐转变为将引发股市下跌的“罪过”全部抛给大小非解禁。在去年较高估值的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股东大多数都认为股价偏高,当经济基本面出现逆转,大小非由于成本较低成为助推股市下跌的重要力量。08年3月份,市场下跌趋势逐渐确定,大小非减持就更加坚决,由此造成了今年3月份以来的市场加速下跌的状况。我们认为,大小非在本轮股市下跌过程中起的作用只是助跌的作用,并不是股市下跌的根本原因。
8月份上证指数大幅下挫13.63%,由于8月份限售股解禁量为全年最高,投资者很自然将A股下跌与大小非解禁联系在一起。从中国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登公司)公布的来看,8月份大小非减持量较7月份环比下降近4成。如果按照减持量与解禁量之比来衡量,8月份大小非对市场的影响更是远小于7月,而7月上证指数却上涨了1.45%。9月份是全年大小非解禁量最小的一个月,但9月1日至9月18日(三大救市措施出台前),上证指数已经下跌约24%。因此,至少近期市场的涨跌并不能够完全归咎于大小非减持。
大股东增持回购增多
在引发“9·19井喷行情”的三大利好政策中,汇金公司宣布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和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被市场认为是重大实质性利好措施,有助于激发场外资金进场。此前,证监会修改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沪深交易所也发布实施了《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在这些政策引导下,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大股东纷纷回购或增持相关公司股票。尤其是9月22日中国石油宣布已通过上交所系统增持本公司6000万股股票,明显激发了投资者参与市场的热情。
我们认为,大股东增持和回购逐渐增加反映了市场对当前估值水平的认同。
而目前所出台的政策并没有对大小非减持强制限制的意图。从大宗交易平台到可交换公司,包括将来可能采取的二次发售等等,这些措施最多是使得大小非减持过程更加合理,但没有限制大小非减持的意思。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投资者应该更多地关注市场基本面因素的变化。随着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美林被收购等事件的发生,美国次贷危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同时,价格大幅上涨,国际价格飙升后重新回到120美元以上,这些都是国内A股市场面对的新风险,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