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汇金中石油接连出手,但大股东增持效果有限
受大股东从二级市场上直接增持股份影响,工、中、建三家大型及中国石油近几个交易日持续有强势表现,其他一些有大股东增持或可能的个股也非常活跃。但对整体市场而言,增持利好对市场的刺激或许就到昨日为止。未来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更多利好出台,或者回购潮涌现,市场走势很可能回归之前的调整轨道中。
增持早已有之
其实导致上周五大盘涨停的利好政策主要就是大股东在二级市场上增持公司股份。而实际上自去年以来就有上市公司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陆续购入上市公司股份,今年以来甚至多家公司的高管也集体增持自家公司股份,但都没有对整个市场产生如此大的推动力。
为什么上周四汇金公司宣布计划直接在二级市场增持三大银行股份,国资委表态支持央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增持和回购上市公司股份,市场就会做出如此强烈的反应呢?
分析人士指出,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汇金和国资委的举动显示管理层已不再停留在“口头救市”上,开始有实际的救市行动;另一方面,人心思涨,而且经过逾60%的深幅调整后,技术上也有反弹的空间;同时,国际市场在各国联手注资援助下有所走稳,对A股市场也形成了支持。
效果相差甚远
就市场表现看,显然具国资背景的大股东号召力更强,如工商银行和中国石油都是连续两天涨停后仍上涨逾3%,对稳定大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反观一些普通公司,尽管大股东也在买,并承诺未来会继续增持,但公司股价还是出现调整,如广州国光实际控制人周海昌在9月19日增持公司股份10.8万股,并拟在12个月内,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但该股仅在上周五涨停,周一涨幅就缩小为7.72%,昨日更下跌5%。同样披露了增持计划的广东榕泰,昨日也出现了深幅回调。
即使同样是汇金的增持对象,三大银行股表现也有强弱,如昨日中国银行就微幅下跌。从成交明细看,超过50万股的买盘频现,但也不乏大额抛单。广发分析师分析说:“三大行都出现较大买盘,这很可能来自汇金公司,前两个交易日它们的成交都非常少,普通投资者普遍惜售。”至于为何中行走势偏弱,他认为,主要是担心中行受海外金融市场的拖累。
下一步看回购
尽管国资背景大股东增持对市场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增持效应很可能到昨日就结束了。“这种政策利好对市场的刺激本来就是脉冲式的,来去匆匆。加上美国救市效果遭质疑导致美股急跌,对A股也有压制作用。昨日A股大幅低开主要就是受美国影响。”联合证券分析师表示。
该人士认为,如果有上市公司启动回购或许会令市场再“兴奋”一下。“我们对增持还是有一定担忧,毕竟增持股票6个月后就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出售,减持比例小的话也不需要。而回购不一样,按现在的规定,回购股份会注销,上市公司总股本缩小了,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都会有实质性的提升。”
之前,丽珠曾经宣布回购1000万股,但除特殊时期还没有公司公开回购A股。
两因素影响回购
海通证券首席并购顾问武飞表示,回购与大股东增持不同,回购相当于上市公司拿钱买回自家公司股票,之后注销上市公司的股份,减少了股本。而增持股本,总股本是不变的。因此,每股收益和净资产都不受影响。每家上市公司都会自行判断该不该回购,证监会虽表态鼓励公司回购股票,但仅仅是个态度,关键在于上市公司是不是有足够的闲钱进行回购。
除了闲钱外,另一个因素就是股价是否具备吸引力。据,目前低市盈率、低市净率个股比较集中的是钢铁、航运、电力等。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股价近期大幅下跌,目前市净率普遍较低,多家公司的市净率不足1.5倍,其中安阳钢铁市净率只有0.85倍,宝钢股份也只有1.24倍。而分析表明,市净率在1.5倍-2.5倍是实业资本进场的投资机会。不过,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不低,现金流状况并不乐观,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还有整合其他企业的计划,回购几率并不高。
分析人士指出,除市盈率、市净率较低的公司外,现金流充裕且追求每股业绩指标的公司也很有可能“触发”回购。投资者可以关注那些现金流充裕而又没有回报率理想投资项目的公司,它们或将通过回购提升每股盈利水平和净资产收益率,减轻公司盈利指标的压力。
暂难现中级反弹
尽管对增持和回购的评价都非常正面,但多数分析师都认为,这至多给市场带来短期的交易性机会。从中长期来看,中级反弹的基础尚未形成,投资者还需谨慎。
德邦证券分析师表示,在普遍预期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滑落以及海外市场尚未完全走稳的情况下,反弹的时间和空间都难以寄予过高的期望。有鉴于此,他建议投资者应严格控制仓位,在放量滞涨后择机离场。
华泰证券员也认为,目前市场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背负后股改时代和经济下滑周期的双重压力,同时外围金融环境危机四伏。从现有的估值水平看,在大规模的轮番下跌后,一些优质公司的估值已经相当具备吸引力。但在今年剩下的一个季度通过自上而下的方法能够提供给投资者的获利机会和空间依旧难以捕捉。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金融投资公司,2003年12月注册成立,注册资金3724.65亿元人民币。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分别由财政部、央行和管理局委派。
汇金公司虽然名为公司,但有认为它仍是政府机构,由于国资委不负责管理金融类国有资产,所以汇金公司被认为是“金融国资委”。
汇金控股参股机构持股比例(截至2008 年6月30日)
企业名称 持股数(亿股) 持股比例
中国建设银行 1381.50 59.12%
中国银行 1713.25 67.49%
中国工商银行 1180.06 35.33%
中国建投 206.92 100.00%
中国银河金融控股 55.00 78.57%
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00 37.23%
国泰君安证券 10.00 21.28%
中国光大银行 200.00 70.88%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09.08 85.50%
注:汇金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向开发银行注资200亿美元,目前尚未确认持股数和持股比例。
昨日部分大股东增持公司
简称 股价(元)增持股数(万股)增持后占总股份额
中国石油 12.61 6000 86.32%
海博股份 5.83 102.651 35.25%
白云山A 6.48 100 35.58%
金发科技 7.23 100 20.20%
南京新百 6.24 51.5 30.13%
广州药业 6.19 50 48.20%
日 照 港 12.40 40 54.86% 本报新闻今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