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在三大利好的刺激下,开盘不久股市便全线封在了涨停板。印证了那句老话:在绝望中产生。那么全线涨停之后,大盘是再次延续3000点降税时的昙花一现,还是构筑中期底部,走出较大幅度的上涨行情呢?
股市有一个真理,就是当市场刚刚形成规律的时候,这个规律就开始改变了。前次3000点的降低印花税,大盘当天暴涨9.29%,但是紧接着第二个交易日即冲高回落,调整两天后,再度上冲了三个交易日之后反弹结束,后市延续了持续下跌的行情。有了这一次教训,之后的每一次利好,大盘均以下跌呈现,已经形成了见利好出货的惯例。但是,这次三大利好显然不同以往。与3000点降税比较,一是大盘所处的位置不同,后者压抑程度远远高于前者,并且市场整体估值已经低于成熟市场,就像弹簧一样,压得紧弹得必然高;二是利好力度不同,本次双边改单边应该与上次降税力度相若,但加上汇金的直接买进三大、支持央企的,力度远远超过前次;三是全球各国政府大力救市,股市均应声出现暴涨行情。美股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大涨,从最低点累计涨幅超过8.89%,恒生两个交易日最大回升18%,国企指数上周五一天暴涨超过15%,俄罗斯股市更是单日暴涨22.39%。从这三方面分析,本轮井喷行情肯定比前次的降税行情来得大,幅度应超过前次的26.6%,如果在30%-50%,则对应点位在2342-2703点,结合前期下跌时2500点之下成交稀少,所以我认为回升的第一目标位在2500点附近。从行情的性质看,虽然目前由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存在,很难下定论,但考虑到后续政策的组合拳,1800点有成为大底的可能。
由于上周五全线涨停,这种现象不可能持续,后市必然产生分化。哪类个股潜力更大一些呢?根据三大利好分析,其中两大利好直接与央企挂钩,所以我觉得央企增持概念股将会成为较具持续性的热点。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A股市场全流通时代的来临,估值体系的重构对个股的结构性影响正日益加剧。由于增持新规的实施,再加上国资委表示,支持央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增持和回购其所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可以看到,一旦中央企业下属上市公司普遍被控股股东增持,将给A股市场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事实上,新兴铸管、长航油运等多家央企上市公司已相继发布大股东增持方案。基于这个思路,上周五按照参与集合竞价计划,目标主要集中在央企。中化国际以涨停价7.92元买进10万股,成本摊低至11.57元;中信国安以涨停价8.8元买进10万股,成本摊低至12.66元。小账户3.81元买进2万股广深铁路,成本摊低至6.66元;4.8元买进1万股东睦股份,成本摊低至5.23元。今天估计大盘将继续拉出大阳线,操作以持股为主。(海明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