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已被严重低估
我们在业绩增长预测的基础上,对A股市场进行绝对估值的结果表明,整个市场的合理动态市盈率应为20.1倍,上证的价值中枢为3100点,目前的市场已经被严重低估。目前A股市场的2008年预测市盈率为14-15倍,2009年预测市盈率只有12倍,考虑到2008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20-25%、2009年业绩增长15%,整个市场的PEG远小于1,说明A股市场被低估。
从A股市场的历史估值比较看,目前全市场的静态市盈率(TTM)是1996年以来的最低值。尽管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但与10年前相比,无论是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竞争能力还是国家管理经济的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运行的波动性也大大减小。因此,从我国股市的历史PE估值比较看,目前的A股市场也是被低估的。
从市净率的历史波动来看,目前2.77倍的PB水平也是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7倍。尽管现在还高于2005年时的最低水平,但无论是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还是上市公司质量,都与2005年不可同日而语,2005年的PB与现在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即便是与作为成熟市场标杆的道·琼斯指数历史估值水平相比,目前的A 股市场也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从1998—2008年,道·琼斯指数的平均PE为20.16倍,与A股目前的估值水平相当;平均PB为3.7倍,最低PB为2.89倍,而现在A股市场的PB已经低于道·琼斯指数过去十年来的最低值。考虑到中国作为高速快速发展的经济体,A股市场被严重低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历史看,较多的A股价格接近或低于往往表明A股被低估和投资机会的来临。如果港股的估值体系、方法和估值水平能够被全球投资者认同而成为估值标杆的话,A股价格与其接近就表明A股市场具有投资价值,即便是从全球范围内考虑也是如此。目前以金融、交通运输、能源、材料为代表的一批蓝筹股已经非常接近甚至低于港股价格,这充分说明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
震荡盘升但高度有限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A股市场将震荡盘升,逐步企稳,但高度有限。一方面,估值底线制约了股指运行的下限区间。在经济较快发展、上市公司业绩回归常态增长的情况下,目前的A股市场已被严重低估,从而对股指运行构成支撑。
另一方面,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紧缩力度放松的预期是推动股市上涨的主要动力,市场运行逐步摆脱宏观因素和资金供应的困扰,企稳攀升回归价值中枢。而较高的通胀压力和供应压力限制了股市向上运行的高度。一旦快速上涨就可能遭遇大小非的集中抛售,因此市场运行的高度也将受到限制。
今年后几个月的市场运行将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变量的变化:一是宏观调控能否明显放松;二是资金供求压力能否得到有效改善。我们认为,一方面,通胀压力能否有效减轻、经济增长是否进一步下滑要到8月份的公布后才会明朗,三季度末是放松宏观紧缩、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大力推进经济改革的较佳时机;另一方面,对限售股解禁的进一步规范、支持资本市场深入发展的措施有一个酝酿过程,仓促推出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我们认为,三季度末可能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时间窗口。
会结束后,市场将以企稳攀升为主,可能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随着通胀形势好转尤其是PPI拐头向下的趋势确立,宏观调控的重心将放到保增长上来。放松货币发行和信贷、实施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会增加需求,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如果此时改善股市资金供求格局的政策措施出台,则更加有利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