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zhengcai
2008/8/23 13:22:39
二次发售机制出台的预期可能刺激大小非出逃,这是目前市场面临的主要阶段性压力。而同时我们认为,目前并不具备推动这一机制顺利出台的现实条件。
一、二次发售机制预期引发小非出逃
上周周末有消息称,目前证监会正在通过制定和完善二次发售机制,来缓解目前大小非流通对市场造成的冲击。而通过该机制,“大小非”解禁可能通过类似IPO方式由承销,此举将增加券商的投务收入。
正如本栏目曾经所述,在目前阶段任何限制大小非措施出台的预期,都可能加速部分有抛售意愿的大小非尤其是小非们出逃。实际上,大小非筹码中最为松动的部分主要有小非和地方国资委所掌握的大非,根据前期,这部分已解禁和未解禁的市值约为5万亿左右,这相当于再重造一个二级市场。这部分筹码如果松动并加速出逃,对市场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前期市场人士就通过中报统计数据,得出目前小非有加速出逃的意愿。所以,从阶段性行为来看,这一消息不但不会给市场一定的支撑,反而可能会增加不小的压力。
二、客观上不具备推动二次发售机制出台的条件
虽然二次发售机制出台的预期已经在市场上产生了相应影响,但是实际上目前并不具备推动这一机制出台的现实环境。
二次发售机制相当于给大小非减持牢牢的上了一把开合自如的锁,如果制度设计得当,大小非们的减持行为都需要申报证监会重审一次。如果这一机制出台,则证监会很容易在市场低迷的现阶段,通过这一机制完全堵主大小非的减持渠道,而这对大小非尤其是大非们的利益是一个极大打击。
所以,以国资委为代表的国企大股东,在目前情况下还不太可能轻易的接受这一约束。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上一次股权分置改革,由于利益的牵涉面过大,最终导致方案迟迟难以出台,而最终在市场完全低迷和市场各方面利益都受到损害的背景下,才最终艰难的妥协利益达成最终方案。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市场的持续下跌会有利于消除利益阻碍,倒迫管理层尽快出台相关机制,但是目前还没有到这一阶段。另外,我们应该注意到二次发售制度不可能是证监会一家就做得了主的,而需要更高层最终拍板,这也说明其并不容易顺利推出。
三、大小非压力加速释放利于推动市场提前进入平衡区
中期来看,二次发售制度预期刺激大小非集中出逃,反而有利于一次性释放小非们的抛售压力,从而打造一个阶段性的市场底部。
从数据上来分析,今年8月份以后小非解禁规模就会逐步减少,而之前的存量小非也已有半数实现流通。所以,如果近期在预期的刺激下导致有抛售意愿的大小非们集中出逃,反而利于一次性消化非流通股的抛售压力。而随着大小非中筹码最易松动的小非规模减少,大非在现实的格局下开始锁筹或甚至采取部分行为,那么市场就会进入一个阶段性平衡阶段。而此时在政策的刺激下,格局则较为容易好转。
(广州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