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n110
2008/8/16 18:50:03
在北京开幕的一片欢呼声中,在股市的一片维稳声中,A股却反其道而行之:上证综指连续创出新低,下破2700点、2600点、2500点、2400点大关;本周三最低达2370点,创下2006年12月以来新低;沪深A股加权平均市盈率回落到18.92倍,创下1995年2月以来的13年新低……
一连串新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2007年初(开盘指数为2728点)以来入市的投资者,投资收入总体上是负值……记者本周走访营业部时,股民疾呼:目前A股的反常表现确实值得深思,2007年以来的国内股市确实值得认真反思。
机构:投资投机弄糊涂
从图形上看,如果以6124点为顶点,画一条垂直线,左右两边的上升和下降趋势线呈等腰线,再取当前指数的最低点2370点画一条水平底线,正好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也就是说,指数怎么上去又怎么下来。短短的10个月时间,指数被打回原形。应该看到,在大起大落过程中,机构与散户是一种不对称的博弈。
首先,两者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先知先觉的机构的起跑线是1000点,而后知后觉的散户的起跑线是3000点。事实表明,极大多数散户是在2007年指数越过3000点后,才发现牛市的赚钱效应而源源不断涌入股市的。中登公司显示:2006年10月新增开户数是34.85万户,2007年1月新增开户数是325.77万户,几乎是不到3个月前的10倍。此后不断刷新纪录,至8月新增开户数已经高达892.42万户。截至10月25日,沪深两市开户数突破1.3亿户。不到一年时间,新增开户数量增长了25倍。不可否认,这一年,众多初涉股市的民并未深思熟虑,而是抱着最单纯的赚钱愿望步入股市;也不可否认,他们在股市的投资行为,一定程度上更应称之为投机。
其次,机构并没有起到榜样的作用。在数以千万计新股民将2007年作为自己的元年的大背景下,主力机构并没有起到榜样的作用。这集中表现在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一是5.30前后。如果说2007年上半年低价股的疯狂,让人领略了散户激增的盲目性及风险;但5.30之后蓝筹股的疯狂,也暴露了机构“五十笑百步”的“大散户” 投机心态。二是中石油上市。早在2006年12月初,当时上证指数在2300点以下。当时主流机构对2007年指数的预测大多是30%的涨幅,对应点位为3000-3300点,看高3500点以上的寥寥无几,而这在有些机构看来一定是疯子。可是,后来他们却一个个自己成了疯子,发起了一场“大象跳舞”和“百元股”的蓝筹造神运动,并一口气将指数推向6000点的巅峰。
直至11月5日,中石油的上市才成了机构最后的疯狂,随之而来的是股市无休止下跌,投资者无休止割肉。市场数据显示,在2007年11月5日-12月20日的34个交易日内,中国石油股价累计下跌37.24%,共计1767亿元资金深套其中。而到本周三,中国石油股价又创出上市以来新低13.18元,至此中石油的投资者没有任何一个赢家。
上市公司:大非小非扰大盘
如果说机构善待散户,是一种理性的道义,因为他们是一条共生共存的生物链;那么,上市公司善待投资者尤其是小股东,就是一种必须履行的法律契约,是一个必然担当的回报责任。在善待投资者方面,上市公司大小非解禁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之后,限售股的解禁,一直被市场人士认为是对A股市场最大的压力。早在去年底,招商证券所就指出,A股市场未来三年限售股解禁规模巨大,2008年到2010年的限售股解禁市值分别为2.4万亿、5.8万亿和6.3万亿元,合计15万亿元。目前A股市场的流通市值仅为7.5万亿元,可以说限售股解禁将再造两个A股市场。
进入下半年解禁市值规模最大的8月,由10家小非股东持有5400万股限售股的同方股份披露限售股将于8月1日上市流通,当日同方股份暴跌近9%;宝钢股份以119亿股的解禁规模居首位,虽然宝钢大股东减持的机率几乎为零,但还是出现跌跌不休的“7连阴”。此外,解禁市值超过百亿元的中信证券、苏宁电器和申能股份的表现也如出一辙。对于这些质地优良的而言,无疑市场反应过度了,但也可见大小非解禁给投资者产生巨大心理影响之一斑。
分析人士认为,对大小非解禁的恐惧,折射出多年来上市公司善待中小流通股东的缺失。如果上市公司治理完善,信息透明,持续赢利,按季分红,那么,大小非股东再减持也不可怕,股价再下跌也可以长期持有。正因为这样,在境外市场大股东根本不需要承诺自愿锁定所持股份,以示抚慰中小流通股股东。
管理层:解铃还得系铃人
毋庸置疑,市场的整体投资价值已经显现。周三大盘创下调整以来新低,沪深两市有490只个股股价低于5元,8成个股股价在8元上下,A股均价降至8.746元。“破净”A股增至45只,百元股仅剩贵州茅台。6成A股换手率只有1%。两市静态市盈率低于20倍,动态市盈率更是低于15倍,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但是,主流机构仍不愿进场,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的确值得深思。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技术分析已经基本失去作用,市场价值被严重扭曲。包括在内的各类投资者已经信心全无,与2005年6月的状况极为相似。而出现这种状况的唯一可能,就是市场已经进入了“市场底”区域。但是与2005年6月同样相似的是,仅仅到达市场底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后期管理层出台一系列善待投资者的重大利好,绝不会形成贯穿2006、2007年的股改大牛市,更不会顺利完成前所未有的股改使命。解铃还得系铃人。目前市场缺乏的仍然是来自于对后股改的实质性支持这一强大外力推动。业界人士认为,当前的市场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