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在管理层全力维护市场稳定的背景下,八月份能否安全度过今年第二个解禁高峰并如愿迎来“奥运行情”,相信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在翘首期盼。
热点与市场机会
今天是7月份行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深沪大盘在个股普跌的拖累下呈现单边下跌的态势,两市股指双双以阴线报收;其中上证综合形成了三连阴的K线组合,2800点整数关口再度失守。注意到,深沪大盘月K线来双双收出了阳十字星,预示在经过连续8个多月的大幅调整之后已经初步呈现止跌回稳的迹象。在管理层全力维护市场稳定的背景下,即将迎来的八月份行情能否安全度过今年第二个解禁高峰并如愿迎来“奥运行情”,相信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在翘首期盼。
回顾刚刚过去的七月行情来看,深沪大盘基本上摆脱了前期持续单边下跌的运行趋势,总体维持底部反复整理的格局。笔者此前多次强调,从大盘调整幅度来看,上证综合指数从去年10月份的高点6124.04点的历史高位见顶回落以来,截至7月份的最低点2566.53点,累计最大跌幅达到-58.09%,技术上存在超跌反弹的内在要求。而且,经过大幅调整之后,市场估值风险也已经得到充分的释放。目前上海市场平均静态市盈率为21.3倍左右,而一些包括金融行业、钢铁、汽车制造、交通运输、公路桥梁、农药化肥以及造纸行业的静态市盈率均在20倍以下,金融行业与钢铁行业的估值在13.8和11.2倍左右。因此,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估值方面衡量,深沪大盘都已具备了反弹的条件与基础。
从7月份的热点表现来看,、生物制药、旅游酒店以及奥运、创投、和并购重组等题材品种均有一定表现。但上述热点并不具备持续走强的能力,热点的延续性较差,难以充分激发市场的做多热情。从历史经验来看,每一轮上涨行情都存在较为突出的板块热点带动;因此,在目前板块热点相对匮乏和局部热点持续性较差的情况下,惟有实质性的利好才能进一步恢复投资者信心。
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在大盘处于底部反复震荡过程中,包括上海本地股在内的部分具备实质性并购重组与资产注入的题材股表现相对活跃。并购重组是市场永恒的炒作题材,尤其是经过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消除了许多制度性的障碍,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和资产注入的进程得到进一步加快。今年以来,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重组行为,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的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细则,进一步规范了上市公司重大重组行为,在今年4月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5月份,上证所公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重组的信息披露和停牌制度。7月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今年以来一系列重组办法和细则的出台是完善我国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标志着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迈入了规范与发展并举的新阶段。而并购重组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行业整合、推动结构调整和升级正发挥着日益显著的积极作用。
显示,十多年来,沪、深两市300多家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改善了基本面,提升了持续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仅2007年全年,通过并购重组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总计超过700亿元,平均每股收益提高约70%。可以预计的是,在全流通的背景下,围绕上市并购重组与资产注入为主线的机会挖掘仍将贯穿后市行情的发展。
市场风险与
8月份是今年限售股份上市数量及流通市值最大月份。据,8月份沪深两市142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规模达247.4亿股,环比增长320%,以最近收盘价计算,解禁股市值约达3000亿元。不过,今年4月20管理层出台了限售存量股份减持的新规后,大小非抛售股份除了通过竞价系统以外,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完成;而且,不少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都增加了减持承诺,自愿继续锁定到期的限售股份,因此对市场资金的压力将明显减弱。特别是在管理层全力维稳的背景下,8月份深沪大盘有望平稳度过解禁高峰。
中国人民副行长兼上海总部主任苏宁日前表示,货币政策必须把握好抑制通货膨胀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平衡点,既要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合理区间内和经济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又能够有效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下半年货币信贷工作,将继续优化信贷结构,保持贷款合理增长。(广州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