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金面吃紧的背景下,市场很难产生系统性,预计大盘将保持震荡探底的格局。一方面,弱势美元难以改变,石格会继续高位运行,全球的通胀形势在下半年暂难好转,防通胀将是各国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外部输入的通胀和长期负带来的投资过热局面,将导致我国CPI居高不下,面对趋势恶化的通胀形势,预计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仅会继续而且可能加强。
美元弱势格局难改
从2001年以来美元走势与石油价格走势的比较看,由于美元的持续走弱,导致大量资金流向石油市场(也包括流入市场和其他新兴发展中市场),加剧了石油市场的投机,使石油价格背离其边际成本而暴涨。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的结果显示,在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WTI交易中,2000年仅为37%的投机交易持仓,目前已上升到70%。上述说明投机力量已在石油市场中占据主要力量,显示投机力量的强大。究其根源,我们认为,美国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放弃强势美元政策是主要原因。
自1988年以来,从美国GDP-失业率-联邦利率比较看,美国采取强势货币政策的先决条件是GDP良性增长、失业率下降。而目前,美国正处于自2004年以来的GDP下滑之中,从趋势看仍有下降可能,且2006年之后,失业率在加速上升,从敞口看,才刚刚形成趋势,未来不确定性还很难预计。估计美国GDP在2008年会接近甚至低于1%的低水平。美联储现在处于两难之中:担心经济增长大幅放缓而不敢贸然加息,但是进一步降息又怕通胀失控。因此,我们预计美国在短期内会保持现有利率水平,但石油价格一旦回落,通胀担忧开始减弱时,美国极有可能继续降息,以刺激经济,改善就业。
在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局面还没有出现以前,弱势美元政策不会改变,石油价格会继续高位运行,全球的通胀形势在下半年暂难好转,防通胀将是各国的主要目标。
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全球普遍提高油品价格,需求会因此下降;同时,由于石油投机的获利回吐,会导致石油价格出现下降,年内回落到110-100美元附近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通胀形势会有所缓解,但高位运行会成为常态。
通胀继续影响国内经济
从1999年以来中美能源全球消费占比比较看,中国消费持续快速增长,而美国消费呈持续下降态势,反映美国受石油价格影响要小于中国。因此,只要石油价格高企,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就很难缓解。
从中国的基础原材料需求看,2002年以来,中国的石油进口增长超过一倍,但铁矿砂或精矿进口增长超过四倍,从趋势看,会继续增长。据近期中国钢铁集团与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及必拓必公司达成的2008年度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协议,不同的矿种涨幅分别为79.88%和96.5%,都高于此前中国与巴西淡水河谷谈定的价格涨幅。由于基础原材料价格涨幅大,通胀会继续向下游传导,加剧未来通胀压力。
据国家农业部数据显示,尽管中国批发价格总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已连续5个月回落,但6月中旬以来,中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日度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日度指数却显示持续上升的态势,说明农产品批发价格的季节性回落已经过去,季节性回升重新开始。从上述指数的趋势看,涨势稳定,速度加快。因此,对于食品、农产品价格的季节性回落,盲目乐观无助于对通胀形势的客观判断。
从2007年以来的负利率变化趋势看,随着CPI上涨,自2007年3月开始,中国的负利率开始出现,2007年6月呈现加速状态。至今,负利率持续处于扩大之势,2008年3月以来虽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负利率状态。长期负利率会刺激投资需求,从而加剧通胀压力。
从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CPI-利率指标比较看,只要利率水平高于或基本与CPI相当的国家或地区,通胀水平都能保持较低水平。中国现有的利率水平,在2007年12月最近一次上调存款利率后延续至今,在CPI不断上涨、负利率水平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没有提高利率,在很大程度上是担心利率提高会进一步吸引热钱流入。但长期负利率会使企业、各类投资主体、居民保持较高的投资热情,不利于正确引导投资者的投资预期,使投资增速过快。目前的通胀形势有可能迫使央行采取提高利率的调控手段,抑制投资过热的局面。
一旦加息,说明从紧的货币政策更加强硬。从上调存款准备金到加息,是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必将导致全社会资金面的收紧,利率上调会导致投资资金的减少,企业营运成本进一步上升,盈利预期下降。同时,会推动人民币的上涨,人民币对美元上涨速度加快,加剧外资的流入。另外,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已导致中国外贸出口增速明显回落。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鉴于美国下半年会继续采取弱势美元政策,石油价格仍会高位运行,通胀形势依然严峻,防通胀仍将是中国下半年的主要宏观政策目标。大盘或重回探底轨道
我们认为,在上述宏观经济背景下,A股市场在完成前期反弹后,下半年会重新回到震荡探底的运行轨迹上来。
首先,市场大环境要经历内外交困的艰难时期。一方面,在从紧货币政策下,上市公司营运成本会上升,产品购买需求会下降,导致上市公司未来收益也会下降;同时,各方投资主体的投资资金也会趋紧。另一方面,由于各方资金的紧缺,上市公司对解禁持股的减持动力将增大,特别是上市公司间相互持股,有可能成为相互杀跌的重要力量。据近期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信之间就发生了相互减持的现象。从2008年月度解禁市值看,下半年8月、11月、12月都将迎来解禁高峰,届时市场减持压力会增大,但市场会提前反应。
其次,估值吸引力仍然不足。据wind数据系统,以2008年一季度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用整体法测算,截至7月11日,两市19个的平均市盈率为39.71倍,平均市净率为3.79倍。按全流通可比价比较,两市总体估值仍然较高。
当然,震荡探底的阶段也是市场中短线资金较活跃的时期。因此,市场在这一时期会凸显主题炒作的魅力,价值投资会弱于主题投资,主题投资相关股票的涨幅也将远超大盘平均涨幅。我们认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循环经济、大股东减持承诺、医保体系改革重建(生物医药)、整合等投资主题值得投资者在下半年多加关注。(华融证券市场部 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