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因素开始显现
决策层调研为实施有效奠基础
针对目前中国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中央决策层开始加大调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经济调控。7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在江苏、上海就经济运况进行。同期,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山东调研外贸、金融时强调,要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市场调研,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市场管理层多次发出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声音,政府决策层加大对经济层面的调查研究,为下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经济政策奠定了基础,这对资本市场而言构成了利好预期。
央企整合提速增强大小非持股信心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日前多次强调到2010年央企要缩减到80到100家,行业做不到前三就强制重组,在四年内国资委要培养出30到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可见,央企重组势在必行。此外,7月初,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这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构成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法规体系。对此,市场人士认为,政策的大力推动以及制度的不断完善为随之而来的重大资产重组铺平了道路。从这个层面来看,对于稳定央企大小非持股信心构成了一定的支持,可以说为市场提供了较长远的运作题材。
国务院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意见
国务院总理****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和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这次会议提出要加强领导,搞好改革的总体规划和统筹部署;突出重点,力求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明确责任分工,认真督促落实,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可以说此政策的出台构成了政策性利多因素。
上市公司业绩前期预告增长
显示:截至7月10日,共有674家上市公司发布半业绩预告,预增411家,业绩同比增长超过100%的超过100家。在高通胀、紧缩货币政策压力下上市公司中报业绩的超预期增长,显然为A股市场的止跌企稳起到了决定作用。应该说前期预告业绩的公司大多是业绩增长的,随着年报的深入,一批业绩较差的公司将开始增加,目前来看,比较重要的总体表现较好,为市场短期走稳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利空因素不可忽视
世界主要资本市场熊气弥漫
7月9日,美国股市由于投资者日益担忧大规模的抵押金融公司将难以抵制住房市场的疲软局面,同时,美国最大的两家房贷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公司可能还会遭受更多的资产减记。此外,股价出现重挫,继上周一股价分别暴跌16%和18%之后,周三再次暴跌,幅度分别为13.1%以及23.8%。而瑞士信贷集团近日也下调了对银行股的每股盈利预期,认为位列美国前50位的银行中将有40%会减少派息或需。受上述利空消息拖累,9日纽约股市金融股遭遇了六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并导致标准普尔进入了2002年来的首个熊市。
受此影响及大涨因素的作用,7月10日,能源股和银行股的整体下挫致使10日伦敦股市大跌,《金融时报》100种平均价格指数报收5406.8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22.8点,跌幅高达2.22%。从今年年初到现在,该指数累计跌幅已经达16.3%,比2007年7月13日的6754.1高点下降了20%。同日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以4231.56点收盘,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08.1点,跌幅为2.49%。
从亚洲日本日经225指数、香港恒生指数等主要市场表现来看,大多疲软收阴,世界主要资本市场熊气弥漫的氛围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化的联动效应仍构成了外围环境利空的基本面。
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
10日,国际油价大幅回升,纽约市场油价每桶上涨超过5美元,重新站上140美元/桶的历史高位。国际煤炭价格延续前期连续上涨格局。作为亚洲煤炭基准价格--澳大利亚的纽卡斯尔港动力煤出口价格首次站上200美元/吨,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分析机构对未来煤炭价格预测也大幅上调。目前,现货煤炭价格已较年初价格上涨一倍多,在2007年共上涨了73%。可以预见在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对全球性通胀的推动可能更加严峻,进而影响制造业、电力、运输、钢铁等行业的成本上升,形成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出口减速经济增长放缓
昨天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增长17%,再度跌至20%这一敏感临界点以下。
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放缓态势,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只有去年的一半,全球经济增长将从去年的3.7%放缓至2.7%。在美国消费疲软及其对世界其他地方的负面影响下,中国出口增长急剧减速。
企业景气与消费信心指数双回落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全国企业景气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均有所回落。其中,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4.8,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回落5.8和8.3个百分点。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4.8,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回落5.8和8.3点。而同时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4.1,比上季度94.8回落0.7个百分点。
数据分析显示: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满意程度的满意指数为90.3,比上季度90.8回落0.5个百分点;反映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看法的预数为96.7,比上季度97.5回落0.8个百分点。笔者研究认为,消费者信心指数与企业景气指数双双回落,表明了社会企业界和百姓对经济增长的态势有回落预期,形成了对资本市场较为负面的预期利淡因素,也显示了煤、电、油、运等矛盾的突出表现。
上市公司后期中报堪忧
在许多上市公司前期中报业绩预增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今年以来,受全球粮食、能源等初级产品价格飙升的影响,我国出口企业也面临原材料、燃料等成本加速上升的压力。同时,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提升,土地、银根、环保等政策的不断收紧,市场大幅度重挫,灾情不断发生、再加上外部需求的明显减少,我国的出口企业、证券、保险、石油等行业的经营业绩可能下降。以证券行业为例,数据统计,2008年1至6月份,所有股票、的交易总金额为40.6万亿元,较2007年上半年相比,成交金额同比大幅下滑了25.6%。两市超过八成,共93家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交易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多达61家券商上半年股票、权证的交易总金额同比缩水超过25.6%,跑输了市场的平均水平,其中主要以经纪类的中小型券商为主。如果考虑自营损失、承销减少等因素,券商板块恐怕面临业绩下落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在前期业绩增长预告后,可能面临许多行业类公司业绩大幅度下降的局面产生,其不确定性仍然偏大。
看跌形态有待化解
从上周深沪A股K线形态来看,深沪A股双双收出了长上影线,且两市总体呈现出价涨量升态势,总成交金额较前周有明显放大。但由于短期日线技术指标的高企和中长期技术指标如季、年等死叉向下趋势不变,使得A股反弹仍较步履艰难。
从上周市场机构行为来看,根据上交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在7月1日到7月8日的6个交易日里,机构的资金不论大盘是跌还是大涨,都是呈现净流出状态,6天机构资金净流出金额高达104亿元。即使在中国人寿(爱股,行情,资讯)、招商银行等蓝筹股暴涨的7月9日,机构资金也只净流入了13.35亿元,相对于超千亿的成交量,微不足道。统计显示,流出资金最多的板块有以国阳新能(爱股,行情,资讯)等为代表的稀缺资源,以中青旅(爱股,行情,资讯)、黄山旅游(爱股,行情,资讯)为代表的旅游酒店板块,中视传媒(爱股,行情,资讯)为龙头的教育传媒板块。除此之外还有煤化工、石油、化工化纤、等。这类股票很多都是前期涨幅巨大的股票,这一系列总体净流出局面说明市场短线波段运作思路比较明显,也说明机构对后市反弹高度看得较低。
总体而言,近期A股市场的修复性反弹使得周线收出阳线,但作为投资者应清醒地看到,目前A股基本面处于一种利多、利空交织的大环境中,而技术面显示虽有上攻继续的可能,但由于率先反弹的深成指出现大的喇叭看跌技术形态,其如果一旦形成理论跌幅较大。因此A股市场修复性反弹向中级反弹的演变的压力正在增加,而基本面与技术面结合显示出,基本面的转多与转淡将直接决定着A股反弹延续和调整,技术面如果不能有效化解技术看跌形态,其市场仍然可能面临着较大的市场调整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