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盘仍是震荡走低,但后半周的运况显然较好,交投活跃度以及市场信心恢复等都出现了较为积极的一面。连续下跌之后,大盘在市场价值以及支持两大因素的影响下正试图走出调整状态。成交量的回升也显示出当前点位分歧加大,部分资金已经提前入场。但是同时,加息预期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剑,煤炭,石油,的利空信息也对股指形成压制。但中小盘概念股的活跃带给市场新的想象空间。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从长期看,中国与内需相关的和上市公司具有非常大的潜力。这一阶段关注内需拉动主题是很多机构的共识,这主要是基于未来出口放缓、固定投资增速回落的考虑。事实上,日本当年货币升值期间,结构也出现从投资出口拉动型向内需拉动的转变。长期来看,我国经济结构向消费拉动型转变的趋势是可以预期的,但中短期而言,我们需要区别对待不同需求(主要是基本需求与中高端需求)的拉动作用。
而2008年外需贡献率会进一步趋弱。中国对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速也将面临下行风险。就对美出口来说,出口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美国对中国的投资品和工业品的进口放缓所引起,目前美国的消费开支下降并不明显。但如果次贷危机在波及投资之余进一步引发个人消费开支下降,中国的对美出口下降将更为明显,因为消费品的出口占对美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内需拉动型板块中医药、农业股表现突出。这类非周期性行业的配置,降低了运作风险。在未来操作难度较大、经济形势未明的情况下,受益内需消费且不会受调控影响的医药、农业食品饮料等行业仍然是机构配置的首选。
医药行业 持续成长可期
2007年是我国整个医药行业的恢复年,2008年随着政府支出和医改推进,药品需求和刚性支出将逐渐落实和体现与这个医药行业中。预计2008年中国医药经济将重回快速发展的轨道,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超过7400亿元,同比增长20%。
2008年中国政府大幅增加卫生投入,中央财政的卫生支出达到了832亿元,加上去年留存的313亿元,中央财政可以用于卫生支出的达到1100亿元。这和几年前相比,都是接近于数量级的上升。而且,中央投入的增加,必将带动地方政府的投入增加。
目前我国A股市场针对2007年的静态市盈率约20倍左右。通过表二看,按2008年6月17日价格,整个行业板块2007年静态市盈率为28.87倍,其中生物药品行业的技术壁垒,市盈率为59倍。考虑到医药行业的高景气度和良好的成长性预期,略高于整个市场的市盈率水平,相对估值属于合理范畴。
(机构:国海 )
农业板块 双轮驱动
国务院总理****7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此消息构成行业利好,种业、疫苗等类别农业股带或迎来投资机会。
国务院会议强调,必须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供给,加大政策和投入的支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要通过实施《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使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0000亿斤以上,2020年达到10800亿斤以上。
分析人士认为,上述举措短期内虽不能给农业类上市公司带来明显业绩增长,但从中长期来看,将给投资者带来“国家扶持农业的力度在加大”和“价格将上涨”两大预期,而这两个预期,是现阶段拉动农业股上涨的主要因素。
(推荐机构:中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