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离率是衡量超买超卖的最佳指标,尤其在判断重大底部、顶部上,要比一般动量指标来得更为有效、可靠。从9月乖离率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从1994年以来,有一次重大底部产生于底背离后,即2005年6月的998点。另有3次均产生于极度超卖之后。即:1994年7月,-38%(即1994年7月相对于过去九个月的平均指数的偏离幅度达到-38%);1996年1月,-21%;2002年1月,-20%。
这三个时点我们知道。其中:1994年7月为325点,是1558点熊市的结束点,其后指数在7周之内上涨2.23倍。1996年1月是512点,为325点到2245点间的2浪底,其后大盘上涨至1510点,涨幅为1.94倍。2002年1月是1339点,为2245点下跌的A浪底,以后大盘震荡上升至1748点,并且在1300点以上震荡整理的时间达31个月。
三次-20%以上的调整,其中两次成为大底,一次为中期反弹。而目前上证指数的9月乖离率为-32%,和1994年7月的-38%已相当接近,以趋势外推法计算,达到-38%的核心点位是2540点。
在以各种周期综合计算的复合乖离率曲线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同情况。在这里,最大的负乖离率出现在1994年7月,为-42%。其余四个次低点分别出现在1995年2月的524点,为-23%;1996年1月的512点,为-23%;2002年1月的1339点,为-19%;2005年6月的998点,为-21%。其中524点为1994年9月1052点调整的第一波的底,998点则为近两年大牛市前的最低点。
在复合乖离率上,五次最大的负乖离率中,有三次出现在大之前,两次出现在熊市调整中期底部。而目前上证指数的复合乖离率为-23%! 上海智晟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上周连续8天的阴阳交替、宽幅震荡,越来越显示底部正在形成中,最多还有最后一跌,不会低于2695点过远。但我认为,与以往一旦形成底部便连续快速上升不同,本次形成和走出底部的时间可能较长。
一是因为4月下旬利好组合拳构筑的2990点底部仅一个月就失陷,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人们在没有见到更大的利好之前不敢贸然追涨。二是3000点一旦失陷,便成为沉重的阻力位,不易攻克,需要在下方反复震荡、洗盘、磨底。三是市场最大6000点追顶、3000点杀底,上半年损失万亿,赎回压力很大;大小非解禁数量巨大的大盘蓝筹股难以吸引投资者,难以担当领涨先锋的角色。四是因为基金、机构和大户都倾向于选择大小非减持压力小、防御能力强、抗通胀的高成长中小盘题材股自救,这些所占权重较小,不可能快速推升行情。
有鉴于此,市场要想较为流畅地走出底部,收复3000点前底,就必须有实质性利好配合。否则的话,投资者还是要做好在低位箱体震荡中打持久战的准备,做好可能还会有最后一跌的准备。但不管是否创新低,都将是最后的建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