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19日宣布,自6月20日起将、柴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自7月1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消息一出,周五市场对此作出了积极的反应。股指早盘惯性下探之后,石油、石化、电力、等板块强劲反弹,拉动股指迅速翻红,有效地激发了市场人气。
油电价格理应上涨
油电涨价公布之后,股市随即出现了大幅反弹。显然,市场将这一消息当作利好来理解,甚至有人认为是“救市”的措施。客观地讲,油价、电价的上调是必然的,只是如何选择时机的问题。一段时期以来,国际原油、煤炭等基础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特别是国际油价连创历史新高,给石油进口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石油需求与日俱增,目前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油价高企不仅使国家为此支付了大量的储备,而且,为了防止物价过快增长进而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政府对国内炼油企业一直采取限制售价同时给予补贴的价格管制制度。但是,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这种机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政府要因此增加更多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油价倒挂使国内的价格体系严重扭曲,最终通过下游产品的出口形成“补贴世界”的结果。电价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因此,我们认为此次油价、电价上涨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客观需要,从长期看,能源价格与国际接轨,形成真正市场化的价格机制是大势所趋。
形势所迫不得不涨
事实上,为了防止物价总水平出现过快增长,政府一直对油电价格上涨问题十分谨慎,特别是目前CPI走势明显高于预期,做为油电等基础能源价格的上涨势必推动下游产品价格,这将给后期的宏观调控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但是,受困于上游价格的上涨,国内油荒、电荒现象已愈演愈烈,已直接威胁到经济的正常运转。同时,由于销售价格管制,石油、石化、电力出现了政策性亏损,这些行业中的龙头公司多数是上市公司,而且在市场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业绩的大幅下滑已影响到其股价表现,给证券市场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半年多来股市的持续低迷与此应该有一定的关系。本周股市一度出现暴跌,股指接连创出调整以来的新低,而在半即将公布之际,上述行业的业绩压力越来越大。另外,从某种程度上讲,能源价格偏低也影响了节能以及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综合各种利弊因素分析,管理层选择在这个时候提高油价、电价也是形势所迫,从这个角度理解,也存在着一定稳定市场的考虑。
为减少此次调价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控制调价连锁反应,相关部门对此次、电力调价增加的支出,采取了多项综合配套措施,所以对物价总水平影响不会太大,而且一些产品供过于求的行业可能会更多地通过控制成本、加强管理消化涨价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次油、电价格的调整对相关行业的业绩无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是具体影响冷热不均。
首先,由于售价的上涨,石油开采、炼油、电力行业明显受益,包括太阳能、风能、乙醇汽油、煤变油等新能源和替代能源面临着中长期的市场机会;其次,受困于生产成本的提高,下游行业的景气度将会有所下降,对陆路运输、海运、航空运输、化纤、化学农药、大排量汽车、电解铝、电解铜等有色金属加工、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业将构成利空;最后,由于对动力煤价格实行了限制,短期内煤价继续上涨的预期落空。
当然,由于国际油价、煤价的未来走势仍然存在一定的变数,国家短期内完全放开价格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过分地夸大其利好效应也是不理性的,所以,建议投资者需要趋利避害,必须明白仅靠这样的措施是不可能改变市场运行趋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