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36508
2008/6/23 8:30:44
无事可记。
想起前两天与人论国文文法,谈及杜甫《望岳》诗第一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盖这一句诗虽历来评论诗文者,咸云其天成磅礴,然又历来不知如何解释。有人不免用神秘主义,笼而统之地解释为“只可意会”;考据派的,则结合“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来解释,以为此二句是一个段落,总体写了大岳之地理。然而这样的考据有两个不合理,其一是老杜文字经济,是否会用两句写一个地理位置?似乎不会。第二则是,若果真写地理,那么语法上怎么会用“夫如何”这样的疑问句?因为显然“如何”是不能用来询问位置的。有这样的语法上的疑问,因此大抵的文艺家给这一句诗下的评定,是死句,只能意会了。
从国文语法而论,我却颇以为此两句诗是古文之倒序,语意之顺序为:“岱宗夫如何”一句下继“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然后是“齐鲁青未了”。之所以老杜在诗里用了现在的顺序,一方面是增加诗文之曲折,另一面则出于谐韵之考虑。把顺序调整之后,可知此句诗的句意为,问:岱宗如何也。答曰:乃造化所钟者。彼介乎齐鲁,割裂昏晓,可谓神秀。
如此可知“夫如何”之问,乃老杜之设问,乃描述大岳之高、广,而非简单叙述地理位置了。未必我的看法是对的,但至少这样句意通顺了。而古文为增加曲折和谐韵而倒序之例,俯仰可得,不具。
叶剑辉,2007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