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再创调整新低,沪指本周累计下跌1.29%,深成指跌幅高达5.67%。这已是沪深两市连续第五周下跌。市场人士指出,尽管目前股指仍未走出下跌趋势,市场信心的恢复也不可能仅仅依靠单日长阳,但本周出现的低位宽幅震荡是大盘见底的重要信号,大盘由此展开中级的可能性较大。
本周回顾
连创新低宽幅震荡
周一、周二,沪指承接上周的跌势,在上周末利好出台以及外围股市回暖的背景下,仍然不断创出新低。沪指于周二跌破2800点,并创下A股十连阴的新纪录。
周三,失望的投资者们却迎来了一系列利好消息。沪指暴涨146.36点,收复2800点和2900点,收市劲升5.24%,创今年以来第三大单日涨幅。
周四,市场憧憬的救市利好并没有兑现,引发大盘疯狂跳水,两市超过六成个股封住跌停,沪指暴跌192.24点,跌幅6.47%。
周五,政府宣布上调和电力价格,引发上证综指强劲高开62.21点,但随即在抛盘的打击下急剧下挫,盘中一度下跌53.24点并跌穿2700点大关;之后,以权重股为首的个股全面疯涨,沪深股指受此推动飙升,上证综指最多上涨168.45点并收复2900点大关,但其后获利抛压再度涌现,拖累大盘回吐半数涨幅,最终上证综指收于2831.74点,涨82.87点,涨幅3.01%;深成指收于9373.69点,涨212.13点,涨幅2.32%。
后市分析
中期底部基本确认
信达证券分析师梁浩认为,政府上调成品格对提振市场的作用不大。虽然短期内石化双雄能够借助提价上涨,并拉抬指数,但成品油价格的提高将挤压下游的利润,比如有色金属、交通、钢铁等。昨日中石化仅微涨2.07%,远远跑输大盘。
梁浩表示,A股仍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是大小非解禁的新一轮高峰将于8月到来。其次,仍居高位的CPI令国家将继续执行货币紧缩政策,国内防通胀的压力巨大;而越南经济危机、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仍不明朗。不过,梁浩认为,在这些问题之前,市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恢复投资者信心。
联合证券分析师李辉表示,近期市场的一大特点便是逢利好出货。根本原因便是投资者信心不足,对于市场存在悲观预期。因此,虽然周五市场有所反弹,而且成交量也有放大。但投资者应该注意到尾盘的一轮杀跌,拖累大盘回吐半数涨幅。李辉表示,投资者应保持谨慎,等待政策面的进一步明朗。
国海证券分析师王安田则认为,低位宽幅震荡是大盘见底的重要信号,而在上周最大周阴线之后,本周低位剧烈震荡并放量收阴十字星,预示空头形势开始逆转,结合累计跌幅、技术因素和政策面,中期底部基本确认,大盘由此展开中级行情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