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17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三一重工正式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引领中国股市进入时代,当时的上证综指是1085.61点。三年后的这一天,同样值得纪念。昨天,也就是2008年6月17日,三一重工的最后一批股改限售股解禁,率先进入全流通时代,当天的上证综指是2794.75点。
如果从上证综指的变迁来评价,A股市场进行的股改无疑是成功的。经过三年的时间,上证综指从1085.61点上涨到2794.75点,涨幅达157.44%,这意味着所有的投资者都可获得一倍多的收益,同时还解决了困扰A股多年的痼疾,皆大欢喜。
从A股规模来看,股改的三年也是A股市场发展最快的三年。截止到6月16日,沪市上市公司864家,上市907只,总市值为147565.17亿元,总流通市值42975.4亿元,平均市盈率为21.06倍。而2005年年底的沪市上市公司为834家,上市股票878只,年底总市值为23096.13亿元,总流通市值为6754.61亿元,平均市盈率为16.33倍。无论是从上市公司的数量上来看,还是从总市值以及市盈率水平来看,A股市场在这三年中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从2005年6月17日的1085.61点直接走到2008年6月17日的2794.75点,A股投资者面对的肯定是喜悦。可是,恰恰在这中间,上证综指留下了6124.04点这个巅峰,同时也留给很多投资者一次难以抹去的伤痛。股改的受益者都享受到山前的阳光明媚,但山后的投资者只能为山前的人造“太阳”来买单。如果把工商、中国石油等巨无霸在股改期间的巨额扣除,不知道现在的市值水平还能否给投资者带来收益。
三年时间,A股市场已经从股改时代步入到全流通时代。如果投资者没有“及时”地从股改中赚到钱,那只能怪市场和自己开了个玩笑。可是,我们却难以面对29家头戴S帽的公司继续在股市招摇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