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从五月反弹高点3670点开始计算,上证指数的累计跌幅已经接近两成。面对着似乎无休止下跌,不断创出新低的,投资者应该如何理解呢?
一、应该如何理解无休止的下跌
从五月反弹高点3670点开始计算,上证指数的累计跌幅已经接近两成。面对着似乎无休止下跌,不断创出新低的行情,投资者应该如何理解呢。从市场角度来看,这是投资者对政策救市预期丧失的结果。主要逻辑是,四月底反弹以来,主流观点均认为3000点将是政策底,做多的信心出现一定反弹。但是,随着大盘蓝筹股中国建筑的IPO放行,与及央行超预期的上调准备金率,使得市场的信心开始动摇,3000也许不是政策底。正是由于市场心理向失望方向的转变,造成了本轮行情的急剧下挫。
现在的问题是,情况真的如市场预期的那么悲观吗?我们不妨来看一些,今年二月份以来,我国出口数量稳步增长,其中五月份当月出口增速28%,进口增速40%;尽管进口增速有所加快,但是出口情况也明显好于预期。此外,五月CPI增速为7.7%,相对四月份明显回落。通胀压力有所减缓。
同时,中投证券统计表明,01年至08年间美国股的估值中枢为13倍的静态PE,与及2倍左右的PB水平。与之对比的是,假如我国08年银08年仍保持40%增长(这是可能性),那么银行板块的动态PE为14.6倍,动态PB为2.56倍。也就是说,A股的估值水平已经和美国银行业的估值中枢相近。事实上,作为新兴国家的银行业,完全有理由享受一定的溢价。
从以上的数据来看,无论宏观经济环境,还是主要板块,情况均不算太坏。对于近期出现的新兴国家危机现象,我国的情况也是相对乐观的。例如,对于越南经常项目持续逆差、低储备等情况,我国并不具备。更重要的是,在对付通胀问题上,我国央行的反应比越南、印度等国更加迅速,较早采取了调控政策,目前无论是利率或者准备金率,均已经处于相对高位。也就是说,我国已经提前化解了部分危机。综合而言,近日市场的表现恶劣,周跌幅已经创新了十年来的记录。对此本栏认为,这是市场情绪宣泄的结果。一方面是对政策救市预期落空的宣泄,另一方面是新兴国家危机论背景下的恐慌渲泄。
可以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市继续下探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性质上是属于过度悲观情况下的低估阶段,这与05年的情况是相似的。只要这个低估过程偏离价值中枢太多,那么大市的底部,甚至是大底部将可能出现。
二、中期内市场格局展望
短期来看,以为主的机构投资者仍然持谨慎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蓝筹股的表现;相对而言,私募、游资的态度乐一些,表现为题材股表现较为活跃。具体操作上,投资者在短期内可以围绕通胀、短期内严重超跌的品种。通胀受益的题材主要有高背景下的、替代能源(如煤炭),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农业板块等。
中期来看,资产注入仍然是最值得关注的主线,尤其是通胀受益、灾后重建受益的行业。从最近的政策与市场来看,资产注入也具备一些诱发因素,如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申报工作指引,早前发改委提到的加快中央企业重组步伐等。同时,长江电力、攀钢钢钒、露天煤业等资产整合的启动,也映射着资产注入大戏有望加速。
具体来看,电力行业的整合值得关注。可以说,长江电力资产注入的启动,为电力行业的资产整合步伐迈开了重要一步。我们知道,电力行业是资产整合规模较大、资产整合预期相对明显的行业。以五大电力集团为例,上市公司的资产只占集团的一小部分,小公司大集团的特征相当明显,如果资产注入后上市公司的规模将迅速提升,对上市公司收益的增厚也将是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