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山便说山乾坤,说水便说水根源。
说人便说人根祖,且说赞庚与人传。
列位看官,却莫道在下为何偏要说出这一段赞庚故事。都只为今世民风渐变,世情愈冷。人与人之间,颇多算计,真可谓机关算尽,我诈尔虞,哪能见一点真性情?又有年轻一辈,受西化之累,视情感如儿戏,专以肉麻为趣,致使一夜性泛滥成灾,更有屑小之徒,设局害人,图谋不轨。话说岭南有一曹姓女子,是为公司白领,年至廿三,面容姣好,温柔可人,未曾婚嫁,业余专以游戏网络为好。有一日,曹女与人聊天,对方是一男生,言语风趣,谈锋甚健,才思亦颇敏捷,二人极是投机。曹女情窦早开,不由得芳心暗萌,日与之纠缠。终一日,情不可捺,二人相约谋面。及至相见,女爱男风流倜傥,男喜女风姿绰约,有如干柴烈火,一发而不可收,不免偷食禁果,一夜疯狂。不想这一夜风流,珠胎暗结,女心急如焚,急召男生,欲定百年姻缘。生热情有加,侍茶侍酒,百般应承,又与之缠绵,曹女昏昏然,横陈玉体,任其嬉戏。越时日,曹女得男生信息,声言有其玉照,必予其钱物,方可赎回。女方醒悟,苦不堪言,无奈见官,不几日公人获男生,是一有妇之夫,唯以爱情为名骗色诈财矣。男身陷牢狱,正是报应不爽,罪有应得。曹女经此一事,身心俱伤,郁郁终生。此一桩公案即见现今人世之丑恶,此是外话。
在下的一支烂笔头写不出两家事,且言归正传,如今也要讲个一夜风流的故事,将以类比,使世人得知,缘分难得,实该随缘惜缘,切莫欺心。
单说这赞庚故事,本是流传于闽南一代的《钓鱼郎》歌,不知始于何年何月,俗言俚语,山歌对唱。又有好事者做手抄本,故此代代相传。到得笔者手里,观摩再四,深感唐杨一场恩爱,实是至情至性之举,心昭日月,故此不惮才疏,强拟古时话本,翻做白话,以为记传,劝喻世风。
赞庚乃是福建泉州府下道连江人,姓唐,其祖上累世簪缨,及至其父唐文城一辈,更贵为当朝宰相,显耀一时。唐宰相为官清廉,体恤民生,颇有政声。唐赞庚长至一十九岁,真正是仪表俊雅,聪明益显,诗词歌赋,样样皆精。这一年唐文城因为父亲老迈,独居于连江老宅,无人照料甚是不便。古人皆以为,百善孝当先,唐文城在朝为官,忠孝不能两全,思量再三,极是挂心,以不能尽孝道为愧,故辞官回家。唐赞庚自幼由父母作主,已定下一门亲事,只因赞庚功名未就,尚未过门。赞庚日勤书典,夜伴双亲,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唐文城夫妇极是疼爱。连江地处海口,河网纵横,沿海人皆以捕鱼贸易为生,沿河百姓皆以桑田织品为业。赞庚毕竟年少,闲时便也做一些钓鱼撒网的事,权当耍乐。唐文城也知爱子少年心性,况且见赞庚晓事,并不玩物丧志,荒废学业,也就任其所为。
这一日是七月十三,云淡天高,旭日呈瑞,正是游玩钓鱼的好时机。赞庚告知过父母,扛着钓杆,出得城来。城郊有溪流清清,溯源而上,远处是桑田农家。列位看客怕要疑问,这连江地处海边,有的是大鱼大虾,为何赞庚却往内陆小溪里直去?诸位有所不知,这海水咸苦,溪水清淡,养出的鱼虾断然不同。咸水里的鱼虾硕大,腥味浓重,数量颇丰,故多以网捕。淡水里的鱼虾小巧,味道鲜美,数量稀少,故常以钓钩。哪位看客若是不同意在下的意见,那也是各人口味使然,千万莫说是在下长在内陆,偏袒一方。且说赞庚这一日,钓运不佳,连至几个深潭都不曾钓得半尾石斑,正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萌。赞庚未钓得鱼来,只得一潭一湾的依序坐钓,遂坐坐行行,沿溪而上。但见这两岸风光,旖旎多娇。有几句词单道这农桑猎户之地的美妙:
七月流火,八方含翠。采桑女着荷衣,衣袂融黛;放牛娃戴草帽,鬓角添青。庄稼汉面朝黄土,打猎人身藏青山。面朝黄土的,躬耕垄亩农家乐;身藏青山的,行走险峰猎户欢。几处农家缀碧野,一脉炊烟绕青峰。
赞庚沿溪而上,到得一个大清潭边,早费去半日时光。迎面见一采桑女,手提花篮,款款而来。但见此女:
手提花篮,添香红袖。足踏石卵,袅袅婷婷。体态似弱柳扶风,神情若芙蓉出水。玉面含灵秀之气,丹霞失色;星眸透秋波之光,澄潭无辉。
赞庚虽是识书礼达之人,但一见此女风姿,竟也不免心旌摇荡。
采桑女见唐赞庚端然坐钓,潇洒飘逸,淡然无染,不觉也露羡慕之情。细细打量,真个是仪表丰俊,神情精爽的好后生,有一段话单说赞庚好处:
玉面有徐公之美,星眸凝宋玉之智。风流如子建,倜傥赛贾生。剑眉轻展,威而不怒,方巾整洁,雅而不俗。临潭垂钓,勾住江山日月;沿溪漫游,喜煞村姑佳人。
当下二人你望我我望你,一个强压惊叹,世间竟有如是之娇女;一个暗抑春思,天下竟有若斯之伟男,不由都有几分爱慕,正是:
萍水相逢如故旧,曾是春闺梦里人。
彼时虽素不相识,却已是一见钟情。列位不免要说,放在旧时,礼教森严,女子足不出户,男女授受不亲,如何有这一见钟情之事?原该疑笔者移花接木,以现代故事来彰人眼目。依了大家的看法,这一对陌生男女就是互相心仪,只怕也无由表达。若真如此,就没有这一段凄婉故事了。乡间农家女儿小家碧玉,毕竟不可与大户人家大家闺秀相比,也有放了天足的,也有使她帮贴家计,下田劳作的,原不顾那多约束。闽越一带,民间流行着一种盘诗的习俗。盘诗一般是七言四句,一问一答,随兴随心。不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深山老林,也不论是不是相识,也不论是男是女,但有盘诗者皆不受那许多世俗的桎梏。可尽心而和,兴尽为止。传闻有一妇人上山采茶,遇一男子,隔山与之盘诗竟日,不分高下。只因山高林密,不知和者何人,至晚回家与其夫说之,方知与伊盘诗者竟是自家的夫婿。自此夫妻二人愈加恩爱,由此成为当地的佳话。采桑女钓鱼郎,能际会此间,盘诗道古今,彼此倾心爱慕,也算有缘,印证的正是无巧不成书的道理。
二人有意交谈,无语借问,一时都愣在那里,一个只能秋波流转,一个就会眉目送情,可是好笑。究竟采桑女聪明伶俐,一时即依了盘诗风俗,轻展歌喉,大大方方:“哥哥垂钓向清潭,潭水清清映青山。得水鱼儿莫上钓,莫使锦鲤不成双。”采桑女一曲山歌,荡气回肠,直沁入心脾肺腑。赞庚闻歌,已知其意,亦以山歌做答,“哥哥垂钓大清潭,潭水清清形影单。钓上有情鱼上钓,钓来锦鲤结成双。”这二位一来一往,以歌示意,谈古说今,渐入佳境。一时兴发,这一场诗歌直盘到了黄昏日落,兴犹未尽。只因这山歌都是俗言俚语,原文照搬未必能让看官明白,故此在下做了一些修改,比其大意,翻做白话。大意也有赞庚怜其女流弱质,亲身劳作,百般安慰。女子亲诉夫家贫苦,感谢赞庚体己话语。话说,这女子见赞庚伶俐,心下更是十二分欢喜。当下将姓名身世一一告知,原来却是唤叫杨七兰,年方十八,自幼在夫家做了童养媳。只因夫家贫苦,未曾做亲,其夫即出台谋生,一去几年不见回返,故此只得自己艰难持家,侍奉公婆。赞庚亦告知其身世,却不料七兰精灵调皮,有几段俗言对话最能反应七兰的风格。这里依手抄本原文引用,可见一斑:
……
娘子借问姓和名,讲出三代大出名。我自在家勤书典,今日钓鱼满溪行。
哥你莫说这出名,哥哥名字要讲真。一家共有几多口,叔伯兄弟是何人?
娘子再问姓和名,讲出三代你会惊。我父探花三鼎甲,皇封三代当朝臣。
哥哥三代大出名,为何钓鱼溪上行?我看汝是乞丐子,故意对奴说好听。
……
哥哥做事真稀奇,呆坐河畔望清溪,无鱼肯上哥的钓,无饵钓鱼费心机。
娘子说话也稀奇,多少无情鱼落溪,钓上有情鱼落箜,钓上无情鱼落溪。
可怜哥哥坐溪旁,抛钩一盘又一盘,无鱼肯来让哥钓,饿塌哥哥小肚肠。
娘子说话真荒唐,我自在此钓石斑,愿者上勾哥来钓,不似妹妹假心肠。
……
这边七兰一边与赞庚刻意周旋,山歌对唱,一边有意将赞庚调侃戏弄,故意说他是乞儿无赖,钓不到半尾鱼儿。那边赞庚少不得百般辩解,此是闲话不题。却说这二人一唱一和,款曲暗生,彼时天色将晚,七兰便约赞庚同回留宿,隔日再来钓鱼。赞庚毕竟是书礼之家,唯恐生事,坚持不肯。却让杨七兰说出一段话来,便回心转意了。原来这七兰生性极是大胆泼辣,见赞庚惧疑不肯同往。遂凝神思索,心生一计,教他但有厝边大小相问,只说是伊姐夫。公婆为人厚道,想必不至为难,且将就过一晚再来计较。赞庚见七兰娇柔可爱,热情大胆,甚爱之,遂欣欣然同往。到得七兰家里,见过大细,亦只说是伊姐夫。七兰公婆年迈,叔侄幼小,少不得七兰忙前忙后,照料赞庚吃馔用茶不提。
其时七月十三,赞庚饭罢洗涮停当,已是玉兔东升,彩云消退的时辰。乡下人夜晚无甚活计,七兰安当公婆叔子歇息完毕。便来赞庚房中,促膝而谈,说至情动处,难免你情我愿做出一些出格的举止来。这一对俏男靓女,机缘巧合,心性相通,要是在现代,少了一些礼教的约束倒也是一对璧人。只是当时,这一对痴男怨女,皆因情至深处,便不顾得许多禁忌了,少不得缠绵起来。有一段词句单道这二人的一场恩爱,果然十分美妙:
一个是小家碧玉,采桑女温柔娇媚;一个是宦家公子,钓鱼郎倜傥风流。娇媚的风情万种,风流的花样百出。一个是青春女子,一个是少年郎君,一个似采花浪蝶,一个似盘树凌宵。一个似河蚌噙珠;一个似乌龙戏水。一个是银枪坚挺,拥香偎玉;一个是玉藕缠绵,亲郎抱哥;这一个,一试深浅春潮动,那一个,再探高低爱意浓。一个效襄王春梦,一个比神女幽情。一个说今番恩爱终不忘,一个道此生情义莫相违。好一场巫山云雨,真个是我爱你贪。
云散雨收,二人情犹未尽,复相偎相依,再诉衷肠。七兰言及自幼养在夫家,所遇非人,且夫赴台不回,生死不知,今逢赞庚,却是有缘无份,思前想后未免惆怅哀怨。赞庚又好言相劝,但也念及由父母做主,自幼订亲,至今不曾谋面,却见七兰巧笑嫣然,娇媚可人,又想尚那女子有七兰这般模样性情,方可见称心如意,思后想前,亦不免踌躇郁闷。至此两人倍觉珍惜,无话不谈,愈是投缘。
话说七兰虽然生性热情大胆,却也深知赞庚是书香门弟,官宦人家,旧时最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况且自己是一个未经圆房的童养媳,也有婚约在身,正是山鸡难上凤凰台,有此一番恩爱,自当心足。便又言语上劝赞庚回去后好好攻读,及早做亲,成家立业。赞良本是重情男子,见七兰此般说话,却愈发看重得紧了,念及自身日后万一娶亲,终负了七兰一番痴情,且一弓二箭,一马两鞍,如何能照顾得七兰妥当,遂决意与七兰私定终生。便与七兰拈香携手,临窗对月,一同跪下盟誓。一个说如若背义,五雷打死不留情,一个说如若失信,投江镇海被鱼吞。真个是山盟海誓,意如磐石。列位的不免要疑惑,这男女情事,往往都是未上手时甜言蜜语,及至做成了好事,大多又畏首畏尾,却又不见得有几个能珍惜的了。如何这二位倒在这时立起誓来?原来这二位的一番缠绵,出于至情至性,事后又念及彼此日后处境生活,可见是得真是倾心相爱的,这一番盟誓也是他们的真性情使然,与现时代的那种只求片刻之欢,贪图肉欲之快,床头苟合,床下分手的一夜情事游戏自有天壤之别。当夜二人卿卿我我,甜甜蜜蜜,直缠至银河消隐,天色微明,七兰方才起身操作家务,在此不一一细述。正是:
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赞庚至天明起来,便与七兰家中公婆道别,杨七兰本欲再留他盘桓几日,只是唐家家规森严,二来也怕赞庚亲人担心,故此不敢耽搁。且不说,赞庚急欲回家禀过父母,要退那娃娃亲事,择媒前来七兰处提亲,以践百年之约,自然更是归心似箭。当下七兰装备一些点心,不外是乡下人家里的糕点面饼,以备赞庚路上充饥,又送赞庚红肚爿一对,以做记认。凡事一应完毕,便送赞庚回还,一路上彼此千叮咛万嘱咐,唯恐一别之后再无缘分。这里摘录一段二人相送路上的盘诗对句,以证其情:
第一送哥到下埕,手撑花伞伴哥行,茶亭酒店要歇气,日头当午哥莫行。
妹今送哥到下埕,心忧不舍步难行,听妹言语情深重,挽手相依和泪吟。
第二送哥大路头,哥哥三行两回头,哥今回转妹难舍,害妹心酸泪汁流。
妹妹送哥大路头,哥哥三行两回头,哥哥今日回家转,莫作野花逐水流。
第三送哥大溪边,妹妹眼泪挂腮前,千言万语一句话,哥哥有心到百年。
妹妹送哥大溪边,不要心酸泪涟涟,当初与妹发毒誓,只为相交到暮年。
第四送哥过石丁,哪位姑娘有妹心,路上野花哥莫采,吩咐言语常挂心。
妹妹送哥过石丁,劝妹居家要细心,对待叔伯要和顺,侍侯公婆要尽心。
第五送哥过坑沟,涧水吞声向东流,妹今送哥回家转,难伴郎君抛金钩。
妹妹送哥过坑沟,劝妹野地莫乱瞅,哪个性情有哥好,多念与哥共白头。
第六送哥半晡时,妹身交哥何回执?与妹约定啥日子,再来唱歌盘诗词。
妹妹送哥半晡时,唯怕哥哥回还迟,厝边真鸟连声叫,灶火一笑哥返时。
第七送哥大岭头,哥哥做事要全周,诗词歌赋勤自勉,学海无涯苦做舟。
妹妹送哥大岭头,哥哥怕妹不自由,纺纱织布勤劳富,相帮公婆日无忧。
第八送哥日落西,哥哥莫要把心欺,一心一意与哥好,哥妹同心做夫妻。
妹妹送哥日落西,哥哥不敢将心欺。隔夜冷饭难准顿,别人姆子不当妻。
第九送哥大江河,无可奈何再问哥,何时得遂三生愿,与哥相随百年和。
妹妹送哥大江河,千言万语叮咛哥。他日征得双亲愿,即来与妹种百合。
第十送哥大清潭,日落西山暮色寒,今日送哥天涯路,今宿妹即饮孤单。
妹妹送哥大清潭,再苦再愁妹要扛,红豆千斤压肩上,切莫半路折扁担。
……
这赞庚原本是担心杨七兰痴情,恐慌相思难抑,故此说出半路折扁担的担忧来,不料却倒是谶言一般,此是后话。这一程直送至大清潭边,二人方依依不舍,洒泪而别,暂且不提。
且说赞庚当日回到府上,唐府上下,正因为赞庚不知所往而慌乱不堪。忽见安然而回,皆大喜过望。赞庚即入堂见过父母,将两日奇遇述说备细,又言及欲退去自幼婚约,要迎娶七兰回府。这唐府乃是仕宦之家,讲究的正是礼教门户之说,如何肯容得七兰一介村姑入府为尊?且赞庚自幼就有婚约,这退婚之事如何使得?当下将赞庚一番斥责,只说其不学无术,受诲淫秽,恐自毁前程,竟吩咐府上仆从严家看管,从此不得出门,只许在家攻读孔孟书典。一边暗中安排着要为赞庚完婚,免生不测。赞庚纵然思念日甚,心急如焚,千般不愿,竟也无可奈何。
话分两头,杨七兰自送赞庚回返,少不得日思夜想,盼他回还。这般挂肚牵肠的日子一日如一年,杨七兰在浑浑噩噩懵懵懂懂的爱情梦幻中,一直得不到赞庚的音讯。这七兰原是重情之人,念及当初与赞庚山盟海誓,坚信赞庚非背义之徒,故此日日期盼,朝朝苦熬,真个是望眼欲穿。一段唱词单表七兰思念的苦楚:
辰时想哥吃饭前,真鸟清啼报晓天。哥哥前日别妹转,独饮相思苦黄莲。
巳时想哥正早晨,不闻哥哥笑谈声。想哥形骸与言语,正是春闺梦里人。
午时想哥日正中,对镜梳妆人不同。形容憔悴颜色改,相思犹似大病中。
未时想哥日正斜,燕子双双飞入家。山道弯弯人不见,空望夕阳伴彩霞。
申时想哥日落山,长夜将临意苍然。日暮奴哥人何处,百转柔肠万思量。
酉时想哥月上天,百无聊赖倚窗前。但祈银河渡织女,与哥盘诗再一篇。
戍时想哥人未眠,不见奴哥在身边。钓上有情妹上钓,钓上无情妹归天。
亥时想哥夜茫茫,半梦半醒与哥谈。醒来不见哥踪迹,睡时又见钓鱼郎。
子时想哥半夜时,只恨七兰性太痴。世间几多浪荡子,奴家痴心有谁知?
丑时想哥是二更,流星坠落不闻声。清泪滴滴润孤枕,哥哥到底何样人?
寅时想哥见晓星,灯花明灭瘦伊人。夜静露寒奴不寐,空闻月下更漏声。
卯时想哥天欲光,金鸡报晓叫昂昂。倦倦拥衾人不起,千思万想盼郎还。
这一段尽说杨七兰相思的苦楚,凄凄惨惨,真个是让人感慨万端。看客中要是有不明白的,不免还要问:这杨七兰既如此痴心,如何不自己寻上门去,反倒独自受这百般苦楚?依在下的看法,说这话的就是不明理了,试想旧时门第观念严重,男尊女卑,况且一家养女百家求,一个小女子如何放得下颜面,倒有自己送到人家门上的?杨七兰是个极有见解的女子,自知一个童养媳,身份低微,而赞庚家门显赫,这一桩姻缘是绝难为唐府所容,倘屈身寻去,倒要使赞庚为难。只是情到浓时,以身相许,正是开弓无有回头箭,也只能这样独自儿思量,独自儿把浊泪流干。
单说这杨七兰相思日炽,无从诉说,郁结于胸,竟积下一身病来。这病症:
热来好比炉中火,冷至犹如瓦上霜。
诸般草药皆吃尽,抽签卜卦也白忙。
日复一日,竟慢慢地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这杨家一门老小惊慌失措,急忙忙地请郎中调治。郎中见七兰形容憔悴,已不是久长的光景,又见七兰时时往门外探看似有所望,谅这病情怪异,忙忙问及病源,只听七兰泪眼汪汪地说出一段话来,正是:
未语先流泪,只为钓鱼郎。
当下杨七兰将如何在七月十三与钓鱼郎相遇,请至家中过夜,如何私定终生,如何分别思想,各种缘由细说备述。这郎中当下心中明白,此是心病,非药物所能治愈。遂急急差人前往请钓鱼郎来见面,否则恐命不久矣。这里七兰一家大小闻言,心胆欲裂,急着人去请赞庚不提。
话分两头,赞庚自从回家,为双亲所责,不得出府半步,只逼他日日研习书典。唐父一面又急急为他打点娃娃亲事,要择日让他完婚。唯恐一着不慎,堂堂相府,落人笑柄。这赞庚心挂七兰,如何能看得半点文字进去,有一段词单表赞庚的相思苦痛:
嗟嗟叹叹,止止行行。还忆前番恩爱,偏恨今番别离。眼瞅这一卷《礼记》,心思那一个伊人。哪管他圣人教诲,不负她一片衷情。纵然是家规严肃,也不忘桑女娇柔。这边厢,功名利禄常相劝;那边厢,海誓山盟总挂心。正是:恨无彩凤双飞翼,身陷牢笼不自由。
这一日,杨家来人几经寻找来得唐府门前,便高声叫要那赞庚出来相见,偿还蘖债。此一叫惊动唐府一门老少,都出来探询究竟,一边早有家人进去报与赞庚。这赞庚几日心神不定,正疑有甚变故,得报急出门相见,一听是七兰病重,前番相遇相知相爱相亲相嘱相送的万般情景皆涌上心头,顿时傻呆呆地坐在一边,许久不能言语,待得醒悟,如痴如狂。这唐府一门顿时乱做一团。唐家虽名门望族,本想禁锢了赞庚在家,让他及早做亲,了却后患,保全名声,如今一见人命关天,赞庚如傻似狂,弄不巧连儿子也保不住,当下也顾不得颜面体统了,急急差人送赞庚去见七兰。
赞庚一路急急而行,一路又回想前番与七兰相遇相知相爱相亲相嘱相送的万般情景,少不得一路上泪如泉下。直至杨家,又见七兰形容消退,血色全无,已不复当日之娇柔风采,眼见得是病入膏肓了,又念及当日分别时与七兰“半路折扁担”的话语,不由得赞庚心如绞痛,号啕而哭。此时杨七兰已是三魂七魄都去了,闻得赞庚痛哭,倒似略略地回了神,喉头耸动了许久,任由赞庚千呼万唤,泪滴脸颊,已不能说出半句言语来,只露着那种怯怯的眼神,两手握着赞庚的手儿,却是一刻也不肯放开。赞庚眼见七兰骨头松软,已是回光返照的晚景,急急地吩咐在天井中供起神龛,请神占卜问药,待得齐备,便拈香跪拜,祈祷神灵护佑七兰。又忙忙地到附近寻找,但有庙宇,不论土地城隍,皆一一祷告,以望感动神灵,庇佑七兰。十条香线,依次祷告,实是感人:
一条香线一尺长,双膝跪落大王堂,大王神明多保佑,保我七兰妹命长。
二条香线二节青,大王也爱好声名,威灵显赫保护妹,保我七兰病日轻。
三条香线三节金,时辰八字共年庚,七兰今年十九岁,八月十三午时生。
四条香线四脚框,手掏纸笔开药方,紫苏薄荷龙牙草,一半老酒一半汤。
五条香线五条脚,祈求神明赐灵药,灵药救得七兰妹,莫使阴阳一梦遥。
六条香线点六兰,双膝跪落叩玉皇,全猪全羊谢天地。增福添寿杨七兰。
七条香线七节横,再去水尾求山神,南山定要增福寿,东海也要佑妹生。
八条香线八排头,燃香无语泪先流,泰山怜妹增福寿,莫使逆风打船头。
九条香线九寸长,三叩九跪拜泰山,尊王怜妹相思意,莫使半路折扁担。
十条香线点十全,祈望上苍赐天恩。莫使缘分一朝尽,阴阳殊途两界人。
倘若这世上真有神明,想必也要看在赞庚这一场苦痛的份上,救七兰一救。却不道判官无情,早翻起阴阳簿,差来勾魂使者。这里赞庚一边还在求神问药,那边杨七兰却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眼见得是不活了。及至赞庚赶回房里,也只握一握手,初时还似有点知觉,再后就慢慢地松开,细看时五官退落,玉殒香消,已经兀自去了。好似:
春花凋零魂飘逝,残红遗恨漫追风。
杨家一门大小见七兰已经然不中用了,皆放声而哭。唯唯赞庚,复又如初闻七兰得病模样,若痴若傻,只搂着七兰发愣,却是一滴泪也没有了。当下邻里皆来帮忙料理后事,众人为七兰立起灵牌,架起神龛,就依了当地习俗,少不得要请些道士和尚超渡亡魂,一边又急急的请人择地选墓,择日下葬。这唐府因为赞庚与七兰已经造下了口实,便也差人帮衬,亦少不得请来阴阳先生、花鸟石匠营造坟茔,这里不一一细述。
单说赞庚如痴似傻,只抱着七兰,日夜不放手,亦不言语。直至众人来抬来灵柩,要安放七兰,才如梦初醒,喊一声七兰妹妹,哭将开来,这一场痛哭直教得天地动容,鬼神下泪,真个是揪人肺腑:
一声啼妹唤七兰,如何撇下钓鱼郎?浊泪滴滴啼我妹,泪流成溪肝胆伤。
二声啼妹伤七兰,有缘无分苦断肠。半路撒手离哥去,正应半路折扁担。
三声啼妹想七兰,盘诗相遇大清潭。今日叫妹妹不应,失声痛煞钓鱼郎。
四声啼妹悼七兰,夕时恩爱今凄惨。妹妹一去天堂远,从此一人落一方。
五声啼妹哭七兰,天妒红颜妹早殇。今生不遂结丝愿,哪生哪世才成双?
六声啼妹哀七兰,劳燕分飞隔阴阳。黄泉路上来相认,阴间下世做一双。
七声啼妹爱七兰,无恨大棒打鸳鸯。苍天不许结丝愿,何苦相遇大清潭?
八声啼妹恨七兰,害哥半路折扁担。一脉香魂何处觅,从此一梦两阴阳。
九声啼妹留七兰,黄泉路上形影单。莫忘当初山海誓,莫饮那碗孟婆汤。
十声啼妹忆七兰,一夜恩爱结成欢。相知相爱相遇晚,害死我妹杨七兰。
……
一段词单表赞庚哭妹:声声句句,点点滴滴。这一场哭诉天昏地惨,那一脉香魂杳杳依依。冷泪滔滔,唤不醒窈窕采桑女;凄情切切,挡不回勾魂判官旗。本欲做,齐眉举案百年好;殊不料,半途折担已相弃,这一遭真是天遣别离。少不得,还忆一个你,纵然是,阴阳殊途,人鬼迥异。
赞庚一泣一诉,声声含情,字字带血,唐家众人见赞庚悲惨,恐其随七兰而亡,只得强行架着他自回唐家不提,这里杨家自将七兰后事料理完毕,一段情缘就此终结。这唐赞庚经此一遭如狂似傻,从此尘心尽死,终究做了个行尸走肉,不复再娶,后不知所终。
这一段故事,就唤做《钓鱼郎一夜遗恨,采桑女多情殒身》。诗曰:
从来爱事费人参,不是知音莫与谈。
至性才结千载好,真情可许百年长。
痴心何似采桑女,遗恨岂如钓鱼郎。
千年一去无踪迹,册上留书堪记传。
注:这是根据福建流传闽南一带的山歌《钓鱼郎》改编而成,在此对古往今来勤劳智慧的闽南人表示敬意。
文中引用的一些山歌因为阅读需要,经作者改动,未能完全保留山歌的地方风格,在此特别说明,向广大《钓鱼郎》的爱好者表示歉意。
本文系二人合力改编而成,以话本的形式,是为赋予本文古典色彩,若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作者:夏荷听雨
华丹
于2007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