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fei0817
2008/6/10 12:28:01
父亲是个象棋迷,一干完活就会和人在弄堂的石板上杀几盘,常常是母亲做好了饭,要我去喊他回家吃饭。起先我还能不辱“使命”,后来我去叫,就把自己也叫在那里了,母亲不得不亲自跑来催我们爷俩。就这样耳濡目染,我不知不觉就懂得了“顶头炮”“卧槽马”,学会了下棋。
尽管我不甘于袖手旁观,跃跃欲试,可弄堂里的战场还轮不上我,而同龄人似乎都还分不清“楚河汉界”,不得已,白天我在弄堂里观战,晚上就缠着父亲跟我下,开始父亲让我车马炮,我还是输。人就是怪,越输越想下,越下越有滋味,慢慢地父亲让我的子也越来越少了。有时父亲在和别人下,我在一旁看,偶尔给支上一招,竟然还能占点小便宜,这当然并非我那时已比父亲技高一筹了,而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了。也有时父亲有急事跑开一下,我便自作主张代他下几着,棋势也不致于太落下,甚至有偶然将死对方的。到初中,我渐渐可和父亲平分秋色了。我们村子不大,可嗜棋如命者不少,在这之中父亲也是“矮个里的长个”,胜了父亲,基本可说是“杀遍全村无敌手”了。初中毕业我上了中专,因为提前握上铁饭碗(那时都包分配工作),没有考大学的压力,学业挺轻松的,同学中不乏同好,时常在课余切磋棋艺,啃老棋谱,再回家来和父亲交手,就赢多输少了。
记得我每次放假回家,总是迫不及待地端出棋盘,一边和父亲拉车出炮,一边诉离情别意。“姜还是老的辣”,父亲有几招杀手锏,有时我一贪吃,就会中计被将掉。这时父亲便开心爽朗地大笑,我也情不自禁地笑自己贪吃误命。下棋胜固可喜,败亦欣然,和父亲尤其如此了。
父亲跟我下棋,通常落子无悔,他经常对我说:“一子不慎,全盘皆输。人生的路也如此,容不得一步的失误。”确实,和父亲对弈还能得到许多人生至道。作为一家之主,柴米油盐,父亲有担不完的心事。但是只要我捧出棋盘,父亲的心境就会如云开日出,明朗起来。那时还没有电视,就是除夕之夜,我和父亲也以对弈为乐守岁。
工作之后,尤其是成家之后,不要说和父亲下棋了,就是和父亲拉几句家常,道几声年成好坏也没时间。我忙,父亲也忙,他白天在村办厂中上班,早晚两头忙在责任田里,就是我放假在家的日子,也只能在吃饭时才能和父亲见面。
面对木制的棋盘已被母亲当作了瓮盖,棋子不知散落在何处。每次回家,心里的歉疚一回比一回深:呵,多想和父亲时常下上一盘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