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医药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9.7%,净利润增长36.0%。化学原料药的收入和利润提升最为明显,20家原料药企业,实现净利润7.00亿元,同比增幅达163.16%。高景气与从去年开始的原料药价格持续上涨关联紧密,目前涨价的原料药种类还在增多,其中尤以各种VC等维生素类为典型。
进入五月份,VC价格加速暴涨,目前已达到155元/公斤, 出口价20美元/公斤的高峰,与年初相比涨了1.6倍。业内普遍认为,VC大涨最直接的原因是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导致以华北制药、东北制药、石家庄制药和江山制药为代表的国内VC厂商纷纷限产,造成市场供应偏紧。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原油及粮食价格的上涨。
VC的成本有两大部分,即粮食成本和化工成本。玉米是生产VC最主要的原料,从全球市场看,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价格在迅速攀升,此外原油涨价也给VC加工带来了压力。
随着国外DSM、BASF逐步退出VC生产,由国内东北制药等四大巨头向全球供货,VC成为中国企业垄断的产品,四大企业占据了全球80%的市场份额。
需求方面,通胀背景下VC的后续涨价可期,买方纷纷提前购买,这种积极的采购行为放大了全球对VC的需求量,更凸显了市场上已有的供需矛盾。国内的VC生产主要用于出口,虽然价格不断攀升,但1~4月的出口增速仍达7%。由于市场对VC的需求量仍然很大,生产规模以万吨计,因而即使有部分厂家进入,也暂时不会改变目前供不应求的局面。
上市公司中,VC主要生产企业为东北制药与华北制药。东北制药业绩敏感性较华北制药强。东北制药VC45%为国外长单,35%为国内长单,价格在6.5~7美元;20%~30%是国内短单。 假设全年出口VC价格7美元/公斤,国内均价55元/公斤,平均成本费用合计24元/公斤,则08年EPS为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