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啃书圈〗 → 我的学生
查看完整版本:我的学生
2008/6/3 17:17:12

本文是写给我的学生----靖星,甘萍和朱红.
    但写下这一题目,内心感觉有一点遗憾.有一点欣慰,高兴和骄傲.....
    是的,我是当过老师,曾在三十年前教过她们.她们是我的学生.那时是在****.
    一九五六年,大批河南,河北青年支边,奔赴****生产建设兵团,与当年英雄三五九旅一道屯垦戊边,谱写下赫赫战果;
    六十年代初期,又大批上海知青奔赴****,成为新一代兵团战士,他们给荒漠的戈壁带来生机,也给那些"老兵团"特别是他们的子女带去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式.
    靖星,一个女孩.曾是我教过的众多学生中一个.她父亲是团机修连的一位工程技术员,河南人,"老兵团".
    .靖星和机修连的几个小姐妹:甘萍,朱红,从上小学一年级就在一个班,学校里老师全都是上海"阿拉".从那时起,"仨姐妹"就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她们立志要努力学习,将来要飞出****,去闯荡外面的世界!,所以三人都在暗中绞劲,三人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均是前几.
    一九七五年,她们仨一起升上初中,也是这年学校分派我带初一,就成了"仨姐妹"的班主任.教语文,政治.一开始,我就发现她们仨除上课外都在一起,很是亲近,我都分不清谁是谁.常常在上课时把靖星叫成朱红或将甘萍叫成靖星,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三人中,靖星性格比较外向,甘萍却较内向,朱红介于二人之间,但论学习就不差上下,是属于"性格互补,学习共进"的那种类型.那时候,正是批林批孔批水浒时节,学校要各班级拿节目搞文艺演出,我就帮写了个"对口词",本准备让靖星与甘萍俩演,可甘萍死活不干,结果没法,我就与靖星上了台."师生同台批水浒",这一来,还轰动不小,团部广播室还让我们去录了音.靖星的父亲也专门来学校对我表示感谢.再,那时学校安排的劳动也特多,挖渠是经常的,要将渠底淤泥挖起再抛到一人深的渠邦外没有一定力量是很难的.所以在安排任务时,我有时就有意对靖星这样的小女生少分一些,时不时还前去帮帮手.闹的一些男生直对我有意见.所以,她们仨中,靖星对我就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不过,她们仨也有闹意见的时候,有一次闹的三个家长跑到学校找我反映,说他们也解决不了,请求我做点工作,我就分别找三人谈话,结果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很快三人又好得如亲姐妹.
    就这样,从初一到初三,与她们共处了三年,我对她们仨不是姐妹胜似姐妹的情谊,留有深刻的印象.
    她们升高中后,我因带上新的班工作忙就没有与她们联系,而她们也因高中功课紧也没有找过我.以后我又调离****到G省工作,相互间更是没有了音信,一断就几十年时间! 因此,想起来实在有点遗憾!
    二零零零年,我全家去上海.在青埔我们原****学校老师同仁聚会,大家建立了通讯联络网.后不久,我接到消息:"靖星在上海!"我立即用手机与之联系.得知她高中毕业考上了财经学院,后来到广州打拼,最后在上海X银行一支行当行长.她先生(也是****同校不同届校友)在上海X公司总裁.她让我再去上海一定要找她,我答应了.
    二零零四年,我夫妇去上海,靖星在第一时间派人专车接我们在一家饭店招待我们,陪客除她先生,还有甘萍和另一也是****同级不同班的郭芳.甘萍现是上海X大学老师,郭也在上海X单位工作.条件都很好,都可称之为"白领".靖星告诉我:"朱红现在广州X银行工作,也很好."这餐饭边吃边谈,很是高兴.后来,她又专门在一家"黔香阁"摆宴招待我们(同时请了祝校长两口,及其他****的老师).二零零六年,靖星一家(她女儿在英国学习假期回来)来贵州旅游,她又专门从上海打电话约我X日X时到一家叫"金卢笙"的饭店宴请了我们.二零零七年,我们再次去上海,靖星又将原****的近十个老师叫到一起,在一家星级饭店招待.(甘萍因事回疆未参加),她对我是一口一个"陈老师",我从内心感到一阵欣慰.
    靖星,甘萍,朱红,我的学生,她们从小立志,奋发学习,长大后扎根上海,广州,成为新一代的佼佼者.这在****不乏其人.我为他(她)们感到高兴和骄傲.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