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儿媳搬去他们的新房,整理书柜,发现几张陈旧的报纸,翻开一看,是1985年10月28日的<人民日报>,<贵州日报>.上面头版头条登载的是一篇<中纪委推荐八五一厂端正党风经验>材料.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加的按语说:"这里向大家推荐八五一厂从领导班子做起,端正党风,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这一经验值得同志们特别是在企业里工作的同志借鉴......."这张报纸,呈现在我眼前,勾起我一段幸福的回忆.
1985年10月28日清晨,人们还没起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各地新闻联播>节目里,传来播音员播读<中纪委推荐八五一厂端正党风经验>这篇推荐文章的浑厚的声音.整个国家,从边疆到南海,从工厂到草原,城乡,街道都响起这同一声音.八五一厂更是沸腾起来,"八五一上中央台了!"人们奔走相告,齐聚到大操场上,聆听这来自中央的声音,聆听这报道自己工厂的事情,聆听这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
八五一厂位于贵州凯里山区,是一家电子工业公司下属的接插元件厂,也是国家录音机芯定点生产厂.那中央台,中央纪委怎么知道八五一厂,怎么去宣传,推荐它的经验?
事情得从头说起.
约1984年8,9月间,电子工业部纪检组派人到贵州中国振华电子工业公司,检查,了解党风建设情况,当了解到八五一厂(又称国营华联无线电器材厂)领导班子从自我做起,抓党风,厂风,工厂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情况后,即指示振华公司纪委组织材料,并上报电子部党组.具体任务也就落到时任公司纪委委员,纪委办公室主任的头上.他不敢怠慢,一头扎进工厂,翻阅资料,召开干部,群众座谈会,终于在10月初写成材料<加强党的建设 端正党的作风>,经公司党委批准上报部党组.贵州省纪委以及下发所属单位. 材料报部不久,来电让去人修改.因原文是以八五一厂党委名义写的,现要求改成第三人称报道稿.虽因故未去京,公司纪委安排人化二天时间进行修改,然后报部(见附件<八五一厂抓党风 促经济 取得明显效果>).
事情已过去20个年头了,但当现在回忆起这段经历,也还是让人兴奋不已.虽然,当时在广播这篇文章时并未具名,人们对这篇文章早已经淡忘,八五一厂现在也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我想,这段历史是不会让老一辈三线人忘记的.虽然我也不图什么名利,金钱,但我要向世人公开,写这篇文章的人就是我!!
附件:
八五一厂抓党风 促经济 取得明显效果
八五一厂位于贵州山区,是一家电子工业公司下属的接插元件厂,也是国家录音机定点生产厂.一九六六年五月筹建,一九七O年底正式验收投产.全厂现有职工一千六百多人,其中党员二百八十二人,设党支部二十三个.
十年内乱中,这个厂派性严重,干部,职工思想混乱,生产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年年完不成国家计划,从一九七O年至一九七车年亏损总额高达五百多万元.党风不正,严重亏损,工厂生产和职工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一九七五年,上级组织对八五一厂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工厂形势开始好转,这一年第一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八五一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扎扎实实抓党的建设,端正党风,严肃党纪,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到恢复和发扬,广大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党风,厂风明显好转,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三年工业总产值以每年平均百分之二十点七的速度增长.税利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二点一,一九八四年人均税利二千八百一十五元,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和奖励.一九八五年四月,这全厂的代表出席了贵州省党风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经验交流会.同年五月,在贵州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上,这个厂被评为一九八四年度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
几年来,八五一厂党委从领导班子做起,扎扎实实地开展对党员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以好的党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
端正党风 ,从领导班子做起
在端正党风中,八五一厂领导干部首先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狠抓班子的党风建设,他们先后制定了<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八条纪律>和<加强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措施>,坚持"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领导首先带头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领导首先带头不做".现已离休的原党委书记张金旺,一九七四年从桂林调到这个厂后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党年和单身职工一起在职工食堂排队就餐.有时由于工作忙,去晚了,食堂饭菜卖完,他就买个凉馒头吃,从不搞特殊.占便宜.原厂长乔乃光多次去深圳,厦门,香港接洽生意,外商所赠物品回到厂后都如数归厂,丝毫不沾.近两年,工厂经济效益好了,职工住房条件逐步有了改善,但乔乃光一直住在条件较差的通廊式简易楼内.一九八三年,工厂三幢单元新房竣工,按分房条件给他安排了一套.乔乃光知道后,立即找到有关部门说:"我不去住,先安排别的同志吧!"他还叮嘱妻子:"我是领导干部,我们不去住,你也不要去看."一九八四年三月,工厂又盖了一幢新宿舍,乔乃光分到二楼的一套住房,他坚持不搬,把房子让给了一位工程技术人员.他的小孩看到别人家搬亲朋房,问:"我们家什么时候搬房子?"乔乃光笑笑说:"等全厂职工都住上了,我们再住."四十九岁的乔乃光为工厂的发展积劳成疾,因患骨癌不幸于一九八五年一月病逝.
端正党风 , 加强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
在端正党风过程中,八五一厂针对不同时期,党内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多种形式,经常,及时,生动地开展对党员的党性教育.长期以来,他们以<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新党章,中共中央整党决定等为基本教材,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分期进行了脱产轮训.一九八三年,这个针对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开展了"怎样做一个合格党员"的教育.一九八四年为深入贯彻"边学边议,未整先学,未整先改"的方针,再次组织党员学习整党文件,进行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教育.从一九八O年以来,他们还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经常开展读书演讲,歌咏比赛,文艺汇演,厂史展览和各种形式的为民服务活动和义务性劳动.
通过一系列工作,广大党员进一步牡蛎高了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增强了党的观念,提高了端正党风,遵守党的纪律的自学性,党员在四化建设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一九八三年全厂共评选出五十名优秀党员,三十四名党员被评为厂级五好职工.一九八四年全厂评选出五十四名优秀党员,五好职工中党员的比例也有提高.一九八五年上半年初评为五好职工的党员四十九名,占党员总数的百分之七.共产党员贺文长是已故厂长乔乃光的妻子.多年来,她积极支持丈夫工作,从不要求特殊照顾.乔厂长去世后,领导考虑她身体不好,又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决定将她调回四川成都她母亲身边工作,贺文长谢绝了组织上的照顾.她说:"老乔的工作还没有做完,我是他妻子,应该在他为之奋斗的八五一厂继续干下去."
端正党风 敢于抵制,纠正不正之风
八五一厂党委对于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不管来自外部的,内部的都敢于掏和纠正.去年这个厂的服务公司在河北为职工联系了一车皮水果,对方提出要额外支付手续费五百元.厂领导明确表示:"这种歪风,我们不能助长.苹果可以不吃,但党作风不能丢!"一九八三年,厂服务科主要负责人将上级机关分配给工厂的五台"飞人牌"缝纫机,私自分配给职工,他自己也得了一台,群众议论纷纷,厂纪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责成这个负责人作了检查,收回缝纫机交工会按规定重新分配.一九八四年底,工厂部分职工听到外地有些单位给职工发了许多实物和补贴,思想波动很大,认为厂里经济效益好了,就应该多发多分,有的埋怨厂领导"稳重有余,灵活不足","执行上级政策太死,没有开拓精神"等等.这些思想对工厂的生产,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为此,厂党委首先统一思想认识,认真制定了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新的不正之风的各项规定,在全厂党员,职工中进行反对不正之风,防止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多为国家做贡献的教育.一九八四年,工厂在建房分房等方面,没有违反规定,没有随波逐流发实物,补贴,没有用公款请客送礼.工厂在抵制,纠正不正之风的同时,还认真注重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关心职工生活.近几年来,他们不断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对职工子女入学,入托,房租,电费实行优惠,逢年过节,厂领导坚持去医院和家中看望病员和离,退休职工,使全厂职工安心生产,安心工厂,自觉地遵守国家政策法令,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
端正党风 , 促进经济 , 发展生产
一九七五年,八五一厂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初步整顿,使政治,生产形势有了转机,但到一九七九年,由于国民经济调整,这个厂任务大幅度下降,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职工有劲无处使,工厂又一次面临亏损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厂党委没有消极等待,安于现状.他们根据上给的有关指示,认真组织全厂党员和中层以上干部进行讨论,发动全厂职工提合理化建议,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狠抓民用产品生产,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生产了电风扇,四位插座,电子计算器等十多个品种投放市场.同时,又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承接了录音机芯的试制生产任务.厂党委对全厂职工进行了思想动员.厂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全厂职工共同努力,从一九七九年九月起,仅用了一百天时间,就完成了一百七十余张产品图纸的测绘.一百二十七副模具的设计制作任务,装出LX--80型样机二十台.一九八二年实现生产定型,开始大批量街道一九八三年这个厂生产的录音机芯被评为电子工业部和贵州省优质产品.国家经委决定八五一厂为录音机芯定点生产厂.
八五一厂在端正党风中,坚持觉建设与经济建设一起抓,把抓觉与经济效益挂钩,进一步促进了党风,厂风的好转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他们在一九八四年实现利润三百六十九万元的基础上,提出一九八五年实现利润五百万指标,至六月二十五日止,已实现利润二百五十万元,比一九八四年同期提高百分之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