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股票圈〗 → 弱市特征毕现 寄希望上涨不实际
查看完整版本:弱市特征毕现 寄希望上涨不实际
2008/5/27 14:14:40
    昨日,市场继续延续缩量阴跌的走势,沪指再次下跌108点。对于补掉缺口,市场意见已逐渐统一,而对其后的走势分歧依然较大。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市场重演6·24之后走势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提及6·24行情,老股民都知道,就是2002年6月24日,管理层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而出现的千股涨停的奇观,由此也留下了长达83点的向上跳空缺口。当时许多投资者认为,2001年股市见顶2245点步入熊市的根源,是国有股减持造成的。如今国有股减持暂停了,那么股市由此见底,拉开新牛市的序幕。然而随后的表现,让绝大多数股民都吃了大亏--牢牢套在1700点之上,经受了长达3年多、跌至998点的大熊市。
  而今因降低印花税,市场同样出现了一个长达165点向上跳空缺口,其后市场表现似乎在步6·24行情的后尘。或许大多数人都持否定态度。但目前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出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大。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前宏观经济运行遭遇的通胀压力越来越大,由此从严的宏观调控在较长一段时间难出现松动迹象。此次通胀的根源在境外,因美国经济步入衰退、美元持续贬值,使得全球各种资源价格出现大涨。特别是作为工业血液--石油,其价格不断刷出新高,按目前情况来看,今年石油价格很可能创出200美元/桶记录。在如此高的石格面前,几乎全球所有企业都难以承受如此高的成本。而在全球各种基础资源价格不断高攀的前提下,遏止境内通胀的压力将十分艰巨。如今又遭遇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而重灾区--四川省又是我国产粮食、生猪等的大省。自然给控制CPI增长带来巨大的障碍。在这种不确定性面前,谁又敢逆市而动呢?
  其次,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整体下滑基本上成定局。虽然,从今年第一季度季报来看,上市公司整体都出现了同比大增,假设全年都能保持一季度增长速度,那么可以得出2008年预测值--全部A股市盈率已经降至30倍以内。但从目前来看,这种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今年第一季报业绩同比大增存在着较多的偶然性。第一,有许多上市公司为了享受2008年元旦起执行的两税合一政策的优惠,将去年的利润截留了一部分,在今年一季度来反映,从而提升了今年第一季度业绩。第二,从按季划拨贷款资金比例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各商业银行享有的贷款额度最高35%,在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下,企业的经营业绩容易上去,但其后贷款额度将逐渐降低,企业的业绩是否能维持甚至超高增长,这十分值得怀疑。第三,由于传导机制原因,今年第一季度通胀带来的成本增加,许多企业还没有完全体会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几乎各行各业都切身体会到通胀带来的成本增加的压力。而且从目前来看,输入型通胀仍然没有出现明显的转机,石油等基础资源的价格仍然处于上涨中,企业面临的成本大幅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从紧的货币政策难见松动,那么企业经营环境愈加困难,上市公司业绩维持高增长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因此,从第一季度业绩来推算的2008年全年不到30倍的静态市盈率,说不定到了年末,反而会增至50倍。自然股市选择继续调整以待情况明朗甚至好转的可能性就较大。
  最后,产业资本与虚拟资本对接还只是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小非解禁将越来越多。虽然管理层针对大小非解禁之后立刻抛售作了一定规范,但重新限制大小非流通是不可能的事--堵住大小非流动渠道,只能使股市回到2001年至2005年股市大熊之中。因此,目前大小非解禁进入流通领域,标志着产业资本与虚拟资本真正进入对接阶段。市场的话语权,由此前、保险等大的金融机构手中,转移到产业资本手中--只要看看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比例就知道了。而目前许多大小非一解禁,就拼命抛售,这种现象我们至少可以认为:产业资本仍然认为目前市场处于高估中。由于不可能重新回到非流通股禁售的时代,源源不断解禁股的抛售现象就不能终结,那么谁又会在如此高估的区域来承担如此重的抛盘呢?即使管理层对解禁股的出售作了一定限制,但这只能使禁售股变成真正流通股的时间延长,换句话说,就是使得市场下跌速度不过于迅猛,但市场调整时间将延长。
  影响A股市场最根本的三大因素,目前都没有出现乐观的迹象,那么寄希望于市场在印花税缺口附近能企稳就变得不现实。市场在补完缺口之后,出现的反弹也不太可能如投资者所希望的那么强烈,或许逢高认赔出局,在未来来看,也许才是正确的选择。(记者 孙强)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4
Processed in 0.0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