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代厨房

结婚时,我和先生拥有的第一个二人世界是他们的宿舍,在一个小四合院里,我们独有一间平房,外边还有一间不到两平米的砖砌小厨房,是和隔壁家共用的。厨房很小,两个人进去就已经转不开身,我们只有一个小小的煤油炉,晚上下班回来,两人匆匆做一顿简单的晚餐,晚餐的菜谱十有八九都是一样:面条。只是在周末,两人才偶尔改善一下,去买些菜肉来做一顿象样的所谓大餐。
院子里住四家人,做饭时分,四家人都在院里忙活,蹲地上择菜的,水龙头前涮锅的,菜端出来,还经常招呼着各家尝尝鲜。俩家人共用一个厨房,我们的做饭就象接力赛,菜都是在屋里切好了,那边端进厨房上锅炒,端出来,炒下一个菜的那家进。一个小厨房,且得忙活好一阵子,才安静下来。
院子里消停时,各家的门都悄然关上,昏黄的灯点亮,窗外的灯影里,闪动着两个或者三个的一家人围桌享用晚餐的剪影。那个时候日子有些苦,却也恬淡、安然。
平房住了很短的时间,我们住上了楼房,终于有了第二代的厨房。面积比平房的那个大了一倍,但还不是我们独有的。我们住的是合住楼房,一个两居室,两家人住,厨房卫生间都还是共用的。
楼房里用上了管道煤气,一个灶台,两个灶眼,做饭的时候一家一个灶眼。这个厨房里,什么东西都是双份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两家都各自放着,为了好区分,还得买不重样的。
邻家的主厨是他家的男人,于是,每天的傍晚时分,我会和他一起站在我们共用的阵地上,面对各自的炒锅,翻炒、加料,也会互相品评对方菜的特色,或者有一搭没一搭地八卦一下新闻,偶尔还会借用一下调料。夏天,我是绝对不能跟邻家男人同时上阵的,他经常是光着膀子在那儿挥汗如雨,我也只好打时间差,不然这样的混搭实在是有伤大雅了。
我的二代厨房,虽然方便了许多,厨艺也在和邻家男人的切磋中互有长进,但总归还不是属于自己的空间,而且两家的共有厨房,卫生也被一刀切,那家做的马虎,我这儿精益求精,所以小厨房里就出现了黑白两道的风景。
到真正拥有自己的私人厨房已经是八年之后,小小的三平米空间,做了崭新的台面,装上了抽油烟机,锃亮的不锈钢灶台,宽敞的洗菜池,整洁的橱柜,这才是我梦想中的厨房啊!每天,当天色渐暗,在厨房鹅黄的暖色灯下,五色的菜肉俏皮地在欢快的水流间蹦跳着,叮咚作响,而它们在我娴熟的厨刀下又变得妥贴乖巧,听任我变换成细细的丝儿,巧巧的块儿,接着最热闹的景象在欢腾的火苗中开演,嗞啦作响的热油,期待着和那些即将入锅的菜菜来一次轰轰烈烈的拥抱。味儿渐入佳境,空气中蒸腾着诱人的香味,一盘盘色味兼具的菜就此出炉。
于是越发迷恋上我的新厨房,在这个独享的空间里,终于能够用心地经营一道道美食,那样的过程让人沉醉,从那暖暖的厨房里端出一道道小菜,即便不是山珍海味,但只要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用,我也会觉得,所有花在厨房里的心思都是值得的,美味留有余香在唇,爱则在心永留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