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啃书圈〗 → 变化
查看完整版本: 变化
2008/5/19 16:24:19

变化

搬进这幢楼十五年了,不知不觉时间过得真快。楼前花园的小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原来的新楼已经变成旧楼了。这么几年的工夫,原来经常见到的大爷大妈少多了。平时上班忙,早出晚归,还有一阵子没有在城里住,这个月走了常大爷,那个月走了王大妈,不几年的工夫,老人们走了大多半;还有几个青壮年的,前几天还天天见到,有的还一块聊过天喝过酒,忽然不见了,突然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都是拆迁过来的,原来都住在一条胡同里,甚至住在一个院子里,都是大活人,就这么不在了,人生真是过得很快啊,不经意地就这么过去了。
想想也是,毕竟在这里又住了十五年,人生有多少十五年啊!算一算没几个,真的没几个,在一个地方,一幢楼里住十五年,真是很漫长了。人的一生从头到底算,不就是五个十五年吗?再加上一个就能够活到九十岁了,有多少人能够活到九十岁呢?反正我没看见这幢楼里的老街坊有活到这个岁数的。
身体棒的郝大爷两口子还在,见到我说:小伙子还那么年轻,那么帅,也不显老。我笑着对他们说:瞧您说的,还小伙子呢!孩子都二十了。您二老还是那样精神,走路锵锵的。老两口笑了:可不是吗,咱们搬到这儿都十五年了。真快呀!

十几年前楼里的一个大叔天天早晨还骑车送大孙子上学呢,自己的孙子是一个上中学的大小伙子了,老头还每天早晨很黑的时候就为孙子忙碌,我心里想:这么大岁数的老人退休还没闲着,甚至比上班更累了,还在为自己的后辈付出自己最后的精气神儿。人生真的是很不容易啊!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哪能让自己父母再这样为自己付出呢?更何况那么大的孙子呢?后来我有一段时间没在家,回来后才知道,老人早已经不在了。

前几天看了报纸,报纸上说:每年北京生老病死的人数达到六万多人,每天就要故去将近二百人的样子,所以一幢住着一百四五十户的楼里,特别是老人比较集中的地方,这十几的工夫走了那么多老人,也就不足为奇了,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生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谁也不可能长生不死,死才是必然的。
一茬一茬的人长大了,一茬一茬的人就要故去,离开这个世界。我们的下一代在成长,我们的老一辈故去这么多年了,我们一天天在变老,我们不承认也不行。这个世界在变,我们也在变。青年人正是霞光满天,青春灿烂的季节,我们则走进深秋,走进黄昏。

近几年楼里住进了不少新的住户,不认识了,大概有一半吧。楼房还可以再住五十年没有问题,只要不拆迁就可以住下去,但是能够在这里再居住五十年的,如果没有财力自己买房,当然是要继续住下去的。再有能够住到那个时候,算一算应该三十岁以下的人,住五十年就快八十岁了,三十岁以上的估计也剩不下什么了。故宫还在,明清两代的皇上早已化为粪土了,成为久远的历史了。
我不希望自己在这里永久的住下去,过几年一定要会故乡去的,那里宽敞,空气好,是个适合生活居住养老的地方,特别是对自己搞创作很有好处。在都市生活了这么多年,我已经厌倦了,想起那么多故去的人,确实让人感到伤感,感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感到在都市生活的不自在;我不想看到这里有什么变化,我不再想看见那楼前的树一天比一天粗壮,然后衰老,年年发芽,年年落叶,年年落叶,年年发芽。
岁月,无情的岁月,真的是催人老啊!

            2008.3.16 下午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