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36508
2008/5/19 8:38:18
邻居的孩子,叫什么来着?像我这样孤陋寡闻,在日渐繁华的都市不足为奇。正如男女之间相拥而睡,彼此高兴之后才记起询问对方叫什么来着一样。但听说,偏僻的乡村也开始闹类似的笑话了。是真是假,惟有精神的空虚者或者生性好事者才去寻根问底,我是没有这份闲心的。尤其在这寂静的慢慢入凉的秋夜,已于无聊的遐思的半醉里,忽儿让隔壁的吵闹把散漫的情绪收紧起来,本能地竖起兔子似的耳朵细听个究竟,以解乏味的人生的片刻——
俨然屠户用手拍打刚被自己吹鼓的死猪所发出的“嘭嘭”声,隔壁女人用头撞墙的声音透过钢筋混泥土的墙还是传进我的耳鼓。许久难得听到这种沉闷的有些让人悬心的声响了。过去在这时,还混杂着女人的哭喊咒骂声。如果路过此楼的人遇到这种场面,还以为是某某家里在放恐怖录相呢。每在这时,男的一声不吭,任凭女人去发泄。等女人折腾够了,男的就遭殃了。仿佛葫芦浮在水面让顽皮的孩子拍打时的声响,男的头上马上就会鼓起几个大包,以赏给他些清醒的记忆,女的才肯住手。但是,连珠炮似的奚落、咒骂如秋夜的狂风劲吹。男的便筛糠似的打着寒噤。我起初十分同情男的,憎恨女的;后来通过厕所的窗户窥看,那男的窝囊得丢尽了我们大老爷们的脸,也就憎恶男的,可怜女的了。
这许久难得享受寂寞的生活中的微漾,也曾让我疑惑其中的不解。快要习以为常的时候,又出了这等事。他们的孩子失踪了。又说,是离家出走的。他们找了个把星期,至今杳无音信。我因此才从消息灵通人士嘴里知道他们离婚了,已半年之久。哦——,我明白了隔壁能宁静的原由。
我因此回想起邻居的过去来。男的好象在一所高级中学任教,戴副高度近视眼镜,文质彬彬的。人长得精瘦又修长,如同竹竿。平时话语不多,但一讲起来滔滔不绝。出门时右腋夹个黑色公文包,不大爱修边幅,有几分邋遢。女的白白净净,一头乌黑的靓发,矮胖矮胖的,有点像雪白的小熊猫。看上去比男的年轻,满脸脂粉,外翻的嘴唇描得乌红,增强了性感。听说在广播学校上班。他们有个可爱的儿子,长的白净,娃娃脸,讨人爱。学习成绩从幼儿园到现在的初三均名列前茅。所以院子里的大人总爱在人前人后夸他几句,譬如这孩子啊,长相、学习谋全了,将来肯定不得了之类奉承或者羡慕的话。
总之,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完美、幸福之家。
谁知,从今年上学期开始,邻居的情形变了。孩子好象变了个人似的。院子里没有他打球、和伙伴们玩耍的快活身影,脸上也少了天真烂漫与快乐的神气。他像得了孤僻症,一放学就将自己关在屋里,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不过,我观察,他还能在作完作业之后。他的爸妈的争斗频率小了。女的回来很晚。男的总是抽闷烟,晚餐还喝点酒。我暗想,邻居家和谐了,真的为之高兴!
“怪你,怪你!”男的怒吼声打断了我的回想。接着又传来俨然屠户用手拍打刚被自己吹鼓的死猪所发出的“嘭嘭”声。女的哭着,撞着,尖叫着。
“嘭,嘭嘭……”
这沉闷的撞击声吓得我心惊肉跳,却无法制止住男的辱骂、吼叫。我仿佛看到那殷红的血从女的乌黑的发间渗出,然后洗刷坚硬的白墙抑或床头。
终于静下来,隔壁的房间。但我的心里依然在狂跳,喉咙发干。不会出人命罢?
夜占领了白昼。我不敢开灯,倘若出了人命,我会介入调查的。我讨厌那些笨拙的办案人员的粗鲁的提问。我就躺在沙发上,品味黑色的寂寞。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隔壁亮起了荧光,冲破厚墙刺入我的视野。并且有说话声。我便开灯,将漆黑的恐惧驱除。
“竹,是我不好。我对不起你!是我一时糊涂,鬼迷心窍,上那个坏蛋的当。让你受委屈。让一个好端端的家毁了,儿子也废了……废了……。你说,儿子能去哪里呢?竹。如果儿子找不到,我就去死!你恨我,你说话啊?!儿子也是你的心头肉啊。”女的泣不成声,跪在地上,用手摇着男的大腿。又焦急地问,“他才是个孩子啊。会不会被黑心的窑主拐去做工?!天啦!”仿佛儿子已落入坏人之手,她瘫软在地。
男的仍似木头一样,铁石心肠。女的突然从地上站起,旧病复发似的,失去理智地朝男的脸上几耳光,嚷叫:“你这个吃软饭的,不开口是不是?我有今天,儿子有今天,难道你作为一家之主的大男人就不该负主要责任?有哪个女人愿意离开有用的男人?只有像你这样的废物没有女人要!我跟你穷了十几年,累了十几年,怄气了十几年。你给了哪点快活,哪点享受?我想好男人,有用的男人想够了!”她又哭又闹,隔壁的气氛恢复从前。
男的一把推开她,进房后将门锁上。女的在外用劲推门,见推不开,用脚踢。
我觉得无聊,不再偷看。回到电视机前,打开电视看当地新闻。新闻节目刚好播完。接着播寻人启事。我一听,所寻之人的相貌特征、年龄与邻居的孩子相吻合。尽管没提孩子的姓名。我准备调台看凤凰卫视。本地节目转今日播报。该栏目主要是报道当地的焦点人和事。我喜欢看,加之今天的题目是《一个孩子离家出走的背后……》,于是打消了调台的念头。
镜头对准一个中年男子,字幕上介绍——某某中学高级教师。他谈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问题。然后以最近他的一个学生的日记论证他的主题。他说,他的这个学生过去一直品学兼优。自从父母离异后,成绩急剧下降,性格也越来越孤僻。日记中有这么一段写道(当然,我有些地方作了修改。这位老师说):妈妈总打骂爸爸,说爸爸无能,不会赚钱。要他靠边去。爸爸总是忍着,让着妈妈打骂……可是妈妈还是和别的男人好上了。但是,爸爸舍不得妈妈似的,原谅了妈妈。我看到许多人买彩票一下子赚了500万。我想,如果我赚了这一大笔钱,偷偷给爸爸,妈妈肯定对爸爸死心塌地的好。我们就能永远在一起了!呵呵。
再请听一段——妈妈说,她对爸爸真的再没有感情了。爸爸整天闷闷不乐,人瘦了一大圈。我看到爸爸就想哭。真的,不知怎的。最后,爸爸妈妈还是办了离婚手续。我整整哭了一天。没有妈妈的滋味真不叫滋味。看着爸爸的痛苦,我只想抱着他,让他偎在我的怀里乖乖的流泪……
再看一段——昨夜,我做了个美梦。梦见我中了500万。爸爸伸出大拇指夸我,还像小时候那样亲了我一口呢。妈妈也回来了,抱着我,捱着爸爸,甜蜜地笑着。可是,爸爸因为老师昨天傍晚叫他去学校后,清早起来打了我一巴掌,这是我记事以来,他第一次打我。我眼冒金星,好痛,好痛啊,爸爸!我不该早餐不吃,节省下来去买彩票;不该上课时研究彩票数字。但您不该打我。我因为您啊!爸爸——
他说,这是下午刚好在学生的抽屉里找到的。因为来不及交给公安办案人员,正好派上用场。
主持人打断他的话,提示性的说,杨老师,像遇到这种不爱学习的孩子,家长不能一味责备,动手打骂吧。是否要循序渐诱,慢慢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否则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严重后果。作为老师,也要防微杜渐,教育为主呢?
他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并且告诉观众:“在上个星期,他见这个孩子上课老是打野,便当场给他罚站。可是他却大言不惭,反问我:‘你管得了我的人,管得住我的心吗?!’我弄得哭笑不得。下课后,叫他到我的办公室。他倒按时去了。一脸沮丧,面黄肌瘦的,给人心痛的感觉。我耐心开道他,要好好学习,否则将来找不到好工作,就不能幸福。他却顶撞我,说:‘考个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有个好工作就能一下子赚500万?!那么多人中了500万,甚至5000万,我就不信自己中不了!我有钱了,就有妈妈、爸爸,就能爱怎么的就怎么的!’我再讲道理,他耷拉着脑袋,用左手抠右手的指甲。根本不理会。”
他继续呱哩哇啦的讲着, 我听得有些腻了。打起哈欠,关机,去睡觉。再说,邻居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
2008年3月14日初稿于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