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日常记帐
股票基金
论坛
我的帐户
统计分析
计划安排
我的好友
登录
|
注册
|
帮助
“一起理财”网络帐本(账本)
→
【理财交流】
→
〖理财圈〗
→
回避中长期理财品种
回避中长期理财品种
发起人:
plasnow
回复数:
0
浏览数:
672
最后更新:2009/11/8 10:51:33 by
plasnow
简洁模式
完整模式
选择查看
帖子排序:
从旧到新
从新到旧
查看 plasnow 的资料
给 plasnow 发送邮件
搜索 plasnow 的帖子
将 plasnow 加为好友
将该帖子加入收藏夹
将该圈子加入收藏夹
2009/11/8 10:51:33
#1
plasnow
银行分行
城 市:山东.潍坊
角 色:小财主
记帐笔数:2363
理 财 值:4725
联系
收藏
编辑
删除
回避中长期理财品种
不少理财师提到,近期国债发行遇冷,正是显示潜在的加息预期已对市民近期的理财取向造成影响。中国银行一名理财师称,国债期限偏长,以3年、5年期为主,未来可能遇到加息压力。另外,如果央行加息,很可能会出现国债不如储蓄的现象。
事实上,在许多广州市民心里已有这样的认识:在加息周期时,市民应避免购置一年期以上固定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因为当利息上升的时候,这种产品的实际收益却是下降;另外,在未来通胀逐步回升的情况下,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可能跟不上通胀步伐,因而实际上变成了负收益。
于是,在加息周期即将到来的预期下,不少市民早早开始做好各种投资理财方面的准备。何威告诉,近来银行6个月期以下的短期理财产品受到热捧,而这绝非是个别现象。
广州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该行7个工作日内发行的20亿元人民币短期理财产品迅速被抢购一空,其中以债券、票据类理财产品尤为受到投资者青睐。但以往相同时间内发行的各种期限理财产品加起来也不过是售出五六亿元。
来自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9月3个月至6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占比显著上升。1个月至3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发行数由上月的121款增加至151款,3个月至6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发行数由上月的109款增加至200款。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张星认为,加息预期对理财产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收益和期限两方面。目前部分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收益有所上升,另外中短期理财产品将会受市场欢迎。
不过,张星却提到,从目前情况来看,中短期理财产品销售情况并没有太大变动。
联系我们
-
圈子存档
-
返回顶部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www.17LC.Net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